一切追求快速和效率的現代社會,改變了我們的用餐習慣和對待食物的方式。
策畫臺東慢食節的郭麗津,將來自義大利的慢食運動帶入臺東,相對於大量連鎖、中央廚房的速食文化,以優質、純淨、公平的核心概念,保留臺東多元的料理文化。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什麼是慢食,慢食帶來什麼樣的的生活方式,而關於慢食這個理念,又是如何一步步在臺東成長茁壯的。
全篇圖片來源:慢食臺東 Slow Food Taitung
⬆️ 臺東慢食節總策展人、津和堂城鄉創意顧問有限公司創辦人 郭麗津
慢食是什麼?
「慢食?不就是慢慢吃東西嗎?」
在2024年四月「臺東慢食節」現場,有民眾提出這樣的疑問。
「慢食」這個詞,相信大家不陌生,但「慢食」絕對不是慢慢吃。它的英文「Slow Food」,是相對於大量連鎖、中央廚房的速食文化「Fast Food」而來。三十多年前,義大利因為美式速食店要進駐羅馬西班牙廣場,於是當地捍衛傳統飲食文化的卡爾洛·佩特里尼(Carlo Petrini)開始倡議了這個行動,提倡應該要更有意識的傳承跟保護義大利傳統飲食文化,而非一味接受外來、全球連鎖、味道都一樣的速食,三十多年下來,慢食也漸漸形成風行全球的行動。
津和堂城鄉創意顧問有限公司創辦人郭麗津,她將來自義大利的慢食運動帶入臺東,以優質、純淨、公平的核心概念,保留臺東多元的料理文化,一步一步讓慢食理想在臺東成長茁壯並實現。郭麗津說,捍衛傳統的食物味道,關鍵在於傳統食材是否持續在種植,因此在慢食體系著重傳統味道食譜的保存跟紀錄,以及與好的、友善有機生產者彼此之間的交流跟推廣;而這幾年慢食運動也積極和旅遊、節慶做結合,所以慢食運動包含多元策略讓人們對食物有更深的意識,對飲食文化的保存更有使命,「當然前提是你要懂的怎麼去享受食物,我認為這是每個人都應該要有的權利!」
推動慢食 保留臺東多元料理文化
過去在臺北工作時,郭麗津參與花東地區養生休閒產業的專案規劃工作,當時觀察到花東有很多無毒農業,也有非常多實踐自然農法的農友移居,可說是種植優質農產品的產地。可是,過去當地農產品以往外地銷售為主,在十多年前不容易在地方的消費市場感受到、看到如此優質農產,要推動地方產業發展,有沒有機會把整個花東視為一個「沒有圍牆」的養生休閒產業園區,讓人吃得好、吃得健康又可以體驗旅遊,她認為都是可以緊扣養生休閒的主題。
在思索過程中,郭麗津開始慢慢接觸到慢食這件事,體會到這些人與食物有關的良善行動,在花東有發展的契機,「臺東有多元族群,以及多樣的在地飲食文化,只是長久以來,大家都覺得臺東好山好水好無聊。」她提到,原本在政府計畫裡,其實已明定花東地區適合這樣發展方向,只是當時還不知該怎麼做,所以她後來借鏡慢食理念,透過政府計畫專案,從2012年開始,在臺東開始推動慢食運動,用「產地餐桌」與「吃在地、品當季」的概念,依季節推出特色慢食市集、慢食店家評鑑、認識產地的慢食旅等活動,與在地的料理人、農友、當地小規模店家共同打造,甚至只是單純對料理有興趣,但是想要做點小生意的素人,都是臺東慢食節長久合作的對象。
郭麗津提到,十多年前,許多人普遍對於臺東的印象是:「池上有池上便當,關山有關山便當而已。」過去在臺北工作,往返花蓮、臺東的考察過程中,她認為只要多認識一個在地人,進入他家廚房,就可體驗到不同家庭餐桌的美好滋味與傳承故事,「有一次當地朋友在做早餐,用的是隔壁鄰居交換來的新鮮蔬菜,非常熱情招待我們這些從臺北來工作的人,當下我發現,那張餐桌充滿好美的食物,以及他們家傳承的滋味。」因為過去的美好記憶,因此在慢食節活動規劃中,她常鼓勵大家要走出自家廚房,分享好吃的食物給更多人,搭配當時臺東正在積極推動的觀光發展活動,一步步讓慢食節成為臺東重要的飲食印記。
傳統與當代激盪下的創意料理
郭麗津坦言,一開始希望大家走出家庭廚房,鼓勵分享家中的美好滋味,但這個過程其實並不容易,「光是解釋慢食兩個字,就要花很多的力氣。」,所幸,在顧問群老師協助下,他們設計出參與機制:產地餐桌套餐。他們設定來到臺東的旅客,不一定只能選擇湊十個人才能吃的桌菜,而是即便兩三個人,也可以品嚐得到美味佳餚的概念,於是,當時他們推出「一個人的產地餐桌」,設定一個定價範圍,然後請參與慢食節的店家、廚人依照設定規劃菜單,例如:一定要說出食材來源、最好也能跟自己家族或部落飲食文化有關,創造類似參賽機制,讓大家提出自己最有優勢的料理。
「因為每個人文化脈絡不同,例如臺東本就多元族群,即便是同族群,其實也可能分佈在不同社區,對同一道菜,有屬於自己的味道,所以每家每戶提出的料理都不一樣,相當多元及精彩!」郭麗津提到,對餐飲市場或旅人來說,到臺東,可以吃到原住民料理、二次移居到臺東的客家菜、以融合在地野菜的臺菜料理等,藉由多元飲食文化鼓勵、也吸引在地店家將特色料理端上桌,瞭解食材的生產方式和生產者的理念,根據自身文化背景,開發出有故事性的菜單,讓更多來自各地的旅人認識臺東豐富的飲食文化,「大家可以坐下來,好好享用一兩個小時,不是十五分鐘吃個便當就走的方式,從慢食的過程中鼓勵大家參與,當時推廣的效果還不錯,引發越來越多人的參與,也有店家反應這樣很不錯,還可以分享專屬故事讓更多人知道,重點是生意也做起來了!」
對她來說,慢食不但是傳承傳統文化,也是與當代創新的結合。郭麗津分享,有二次移居在關山的客家人,創新發展出非傳統的客式料理,捨棄鹹、油、香的料理方式,反而結合臺東在地的豐富物產,大量使用蔬果入菜及調味,演繹出特別的東部客家菜餚,「在跟慢食節合作前,他們其實就開始以新的料理作法端出客家菜,而經過慢食節的參與和協助後,他們也更有自信嘗試多元的融合與創新作法,符合當代追求健康的飲食價值。」
此外,好比有些部落長者開始思考,可能是自己小時候吃到,但後來吃不到卻很懷念的「家庭料理」,他們也會想辦法找出可以復刻傳統食物的做法;也有很多年輕人或移居到臺東的人想參加慢食節分享料理生活,把當代創新料理端上餐桌,例如「晨食餐桌」的店家,就把燒餅油條變身成他拿手的「法式甜點」,很受現場歡迎。「所以慢食節最有魅力的地方在於,因為不同題目,大家除了覺得莞爾外,每次走進來,就算是同一個店家,也會吃到完全不同的料理!」
以幽默主題營造歡樂飲食節慶
每年臺東慢食節在春、秋兩季舉辦,規劃不同餐桌主題,來呈現出臺東豐富的飲食文化,不可或缺的幽默元素,也成為慢食節特色之一,「主題命名也深受慢食理念影響,再加上臺東有很多說話幽默的原住民朋友,相互影響下,企劃時也把主題取得有趣」郭麗津說,例如以咖啡為主的「醒腦餐桌」、以酒釀為主的「解憂餐桌」、以及近年來流行的發酵飲食「起酵餐桌」等,用幽默主題形式切合當地飲食文化,試圖創造歡愉的飲食節慶活動,讓大家輕鬆走進現場。
每次活動主題背後,其實都存在著問題意識,探討如何呈現出臺東的多元食材。慢食節的主題有不同階段做法,例如2017到2018年間,他們主軸在探索臺東在地食材,好比臺東咖啡是什麼樣子?東海岸170多公里長的海岸線,海鮮是什麼樣子?但這兩年,改以主題食材或料理手法切入,因此出現了「勇健餐桌」、「很香餐桌」等特別發想。
然而,慢食節並不只是一個吃吃喝喝的節慶而已,每個主題背後,其實都有一段時間的田野調查,以及和地方店家共創的過程,因此從開始探究臺東的多元食材,也同時開啟臺東飲食文化的研究調查。像是臺東人過年都吃些什麼的「團圓餐桌」;同時從文化及食材面向切入,討論臺東人早餐吃什麼的「晨食餐桌」;當然,也有臺東在地有哪些在地食材品種的「有種餐桌」等。所以,每一次的主題都透過問題來發問,「我現在還有很多口袋名單!光臺東一個地方,每次不同的主題,田野還是做不完」郭麗津說。
食育餐桌 發現不同的飲食學習方式
食育一詞,源自日本《食育基本法》,希望人們透過各種經驗來學習食物相關知識、以及選擇食物的能力;國際慢食組織也非常重視兒童的感官與品味教育,因此在2024年春天以「食育餐桌」為主題,結合臺東慢食料理及豐富的體驗與學習活動,讓每個攤位變成一個小教室、工作坊,帶領孩子或大人都能從手作或遊戲挑戰的方式,親自動手作、動腦想,發現知識可以用不同方式學習,並從過程中培養飲食素養。
此外,「食育餐桌」邀請慢食廚人發想臺東獨有的「慢」當勞,利用現場酥炸馬鈴薯加上熬煮12小時的番茄醬,裝成「慢」當勞小薯,即使是速食品項,也能吃出不同的美好滋味;慢食節全程不使用一次性餐具,除響應無塑外,有的店家會用採集的葉子來取代紙盒、紙袋;民眾如果沒有攜帶餐具,也可在現場租借簡便餐具,另外還有特製洗碗台服務,從食器到料理全程感受慢食節所要傳遞的永續概念。
幾年活動執行下來,郭麗津發現,自己帶餐具成了一種儀式感,「有些朋友很厲害,會帶很美的餐具來擺盤,因為現在是相機年代,大家都會先讓相機吃料理;而好幾千人活動結束後,垃圾量真的只有一袋,大家來慢食節享受食物,也願意一起減碳愛地球,真的是很棒的事!」
共學共創 演繹臺東慢食新魅力
2021年,臺東慢食節獲日本優良設計獎金獎,給予整個團隊還有慢食店家們很大的鼓舞和肯定。郭麗津認為,臺東慢食節所有的成果及榮耀,不只是工作團隊或是縣府,慢食節社群中的每個夥伴,一起實踐不使用一次性餐具、深究自身飲食文化、為了飲食的當代創新共同努力,「每半年一次的陣痛,大家共學跟共創,共同促成臺東慢食節的魅力,這件事我們希望,可以一直持續發生。」
臺東慢食節雖然只是春、秋兩季的飲食節慶,郭麗津也希望下個十年,臺東慢食節有更深層的影響力,與更多在地農友有更多緊密合作,也吸引更多臺東市民或公眾願意加入慢食社群與認同慢食理念,她深信,透過更多人的共同實踐,未來十年內,將會更容易吃到在地、有特色又好吃的健康食物,一起用食物做好產業整合,讓臺東會變得更加精彩,「每場慢食節其實只是大家共同展演的平臺跟通路而已,背後一次又一次,讓越來越多人加入共學與共創,這個力量散發出的魅力會很迷人,持續努力下去,期望也能正面影響到孩子的飲食教育」。
灃食前進現場:從食器到料理全系列 感受慢食的力量
為了響應食農教育,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也前進臺東慢食節,將基金會開發的「配配吃不ㄘㄨ」、「平衡地球美食家」兩款桌遊與「飲食知識王」遊戲帶到現場,讓孩童到成人藉由遊戲,理解選擇食物與碳足跡的重要,也藉由答題過程撞擊更多火花。
「配配吃不ㄘㄨ」運用牌卡配對概念,引導孩子學習分辨六大類食物及對身體有益的飲食選擇,並區分紅黃綠燈食物對身體的影響性;而「平衡地球美食家」形式接近「大富翁」遊戲,每位玩家根據指定菜餚採買食材,而玩家進入超市,可選擇國內、小農或國外的食材,以三者不同的價格及碳足跡讓玩家從中做選擇;如果食材累計的碳里程到達一定的量,就必須將造成碳排的汙染物放到以五大洲為設計概念的平衡遊戲上,一旦汙染物過多就會失去平衡而倒掉,這象徵地球環境遭受破壞,灃食團隊表示,「稍微可惜的是,因為這次場地在戶外,讓大家好像比較無法體驗到『平衡』遊戲的精髓。」
適合大人玩的「飲食知識王」,則運用牌卡上的飲食提問,以二選一的方式選答,與現場民眾互動較多,「參加食育餐桌的民眾求知慾滿高的,大部分願意花一點時間停留,深入了解飲食知識,還有聲稱自己是食品營養系的學生來挑戰,結果三題都錯,他的同學旁邊一直笑到不行」透過飲食教育桌遊與闖關遊戲,提供大家檢視自己的飲食知識,透過學習,會發現飲食知識其實可以有趣又好玩!
灃食團隊觀察,臺東慢食節現場佈置物幾乎都是可回收再利用,例如攤位上的招牌,一般來說會以珍珠版或帆布製作,可是慢食節運用貼紙方式黏在布上,活動結束後就把貼紙撕掉,這塊布可以回收明年繼續用,過往舉辦活動會有許多輸出物,但在活動結束後即被丟掉,慢食節的做法很值得學習。
《灃食・客》 issue11
慢食、流域收復、認識海廢等行動,為什麼可以減緩生態環境的破壞?加工食品真的是萬惡?純素馬卡龍結合在地物產、不傷害動物的全素髮廊,你嘗試過嗎?從消費選擇,決定你要的未來!快來看看本期《灃食・客》的精彩內容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