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國人到台灣旅遊,一定會帶的伴手禮之一,肯定有「鳳梨酥」!但一直到近幾年土鳳梨酥的盛行,才讓許多人了解,原來有的鳳梨酥裡頭包的不是鳳梨,而是「冬瓜」。
台灣鳳梨罐頭產業在日治時代是全盛時期,當時的鳳梨普遍栽種的為外來種:「開英 2 號、3 號」品種,也就是現在說口感偏酸的「土鳳梨」,但後來罐頭產業逐漸移轉至東南亞其他地區,台灣的鳳梨便開始往鮮果市場方向發展,「台農」改良鳳梨應運而生。
到了 1970 年代,當時為台灣為全球第二大出口國,但由於外銷量也逐漸被其他產區取代而外銷量萎縮,鳳梨大量滯銷於島內,有糕餅業者開始利用鳳梨加工製作為餡料,但由於鳳梨的纖維較粗、酸度偏高,因此將在那期間作為稻田休耕的輪作農作物——冬瓜製成餡料,不僅原料充足好取得、且經濟實惠,搭配鳳梨、糖、麥芽,改良調整後,製成廣為大眾認識的鳳梨酥餡料。
其實,鳳梨酥包冬瓜餡,是為了讓口感更加綿密細緻與清爽。現在由純土鳳梨製成較酸口味的鳳梨酥,就被稱為「土鳳梨酥」,而由冬瓜餡混合鳳梨餡所製作的鳳梨酥,則稱為「冬瓜鳳梨酥」,以示區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