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生機飲食盛行,追求健康自然的原型食物時,大家對加工食品的畏懼也日日加劇,對於添加物的不了解,加上時有食安相關新聞,讓全臺民眾恐慌與不安。不過,加工食品真的是萬惡的嗎?那為何還會有合法的添加物呢?
本期《灃食・客》由灃食智庫委員謝昌衛教授親自為大家破解疑慮,不只揭開添加物和食品加工的神秘面紗,還要帶大家看臺灣的農產品轉型研發,不但能吃能喝,還能作為呵護肌膚的保養品,一起打開食品世界的潘朵拉盒子!
圖片來源:謝昌衛、Shutterstock
⬆️ 國立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教授 / 灃食智庫 謝昌衛
食品加工 延續媽媽的味道
「中興大學就在我家旁邊,我應該是距離中興大學最近的學生。」國立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教授,也是灃食智庫委員的謝昌衛,求學期間一路專攻食品科學唸到博士,從食品加工、保健食品、化妝品開發,一直到電場保鮮技術等領域都是他的研究範圍。
早在西元前2,500至6,000年間,人們就已知要用天然的冰、鹽、甜味來為食材加工,可使食材免於變質,避免食物中毒,同時增添風味。近代隨著科技發展,更加重視衛生安全,從追求飽食、美食,演變成注重健康和安全性。大多數食品採用的加工方法,皆合乎法規標準,例如:透過常壓殺菌製成罐頭、低溫冷藏冷凍、乾燥降低水活性、乳酸發酵、鹽漬、糖漬、煙燻……等,都是增加食品衛生與安全的常見作法。
因此,食品本身無庸置疑是一門科學,可是一般民眾好像對這樣的領域有些誤解,尤其近年來強調要吃天然原型的「食物」,加工過的「食品」似乎被貼上了「不健康、不自然」的標籤。然而,天然食材雖不含防腐劑,但可能隱藏其他風險。食品有三個層級:農產品、餐飲、加工食品,其實,從農產品到餐飲料理,經過蒸煮炒炸加上醬油等調味料,已經是一種「加工」,把餐飲半成品經過加工處理,變成可以常溫保存或遠距流通的食品,就是常見的加工食品。
經過加工處理的食品,除了好保存外,營養也較不會隨時間流失,因此在颱風天、或防疫隔離時,加工食品反而變成為提供均衡營養的飲食選擇。謝昌衛舉例,食品科學跟餐飲從業人員最大的不同,就是餐飲可以做出「媽媽的味道」,食品加工則可以把媽媽的味道延長一個禮拜、一個月、半年的有效期限,依然可以讓每個人吃到「安全的媽媽味」,而這個過程中,需要一些必要的手段,例如適當的添加防腐劑防止食品腐化變質,抑制微生物與細菌生長,延長保存期限、添加食品色素讓色澤穩定均勻,「如果把水果做成果汁,但是每瓶顏色都不同,每天就好像在挑盲盒一樣,沒有辦法找到適合的產品」所以食品加工要做出規格品,消費者才能每次都吃到品質一樣且安全的產品,這是食品加工在市場上很重要的武器。
罐頭食品就是有防腐劑 所以不能吃?
「如果罐頭食品加了防腐劑,這本身就是違法行為」謝昌衛談到,合格的食品添加物,必須要有適用範圍、限量基準及規格,也就是食品添加物本身,使用用途及劑量是被規定的。罐頭類食品依法不可添加防腐劑,因為罐頭必須遵守密閉容器、商業滅菌與室溫保存三項原則,以杜絕微生物的生存條件,若加入防腐劑就無法得知加工的殺菌條件是否有作用,也無法確認罐頭加工是否安全,所以防腐劑不能加在罐頭中。
然而有的加工業者會反應:「添加物合法的不好用,好用的不合法......」為什麼會這樣呢?謝昌衛說,合法資料庫裡,添加物共分為十八類,合法使用的前提,是必須在好的工廠及作業環境使用好的原料,必要時才能加入食品添加物,「每個人都希望有好的食材,透過好的製程,此時只是因為產品在上市過程中,可能有一些消費者行為或冷鏈不夠的情況,所以才必須添加一些防腐劑,或是相關的食品添加物,而能夠使食品更安全,這才是食品添加物最重要的目的。」
目的存在 才需要使用食品添加物
然而,目前常見的食安問題,通常是加入違法的添加物,例如我們常聽到的塑化劑、三聚氰胺,其實根本就不在食品添加物可供應的範疇中。不過他提到,之前有業者將「銅葉綠素」加在油裡面,目的是仿製成橄欖油,「銅葉綠素」是一個合法的添加物,可以添加在糖果、餅乾裡,可是不能加在油脂裡,「因為目的不存在,因此不需要加入這種添加物。」
他提到,使用添加物規則很多,有時從業人員可能未受完整的食品科學訓練而容易積非成是,讓消費者產生「食品添加物都不好」的刻板印象,「很多業者就是因為這樣,你說不好是嗎?那我就加你檢驗不到的東西,那其實才是真正危險的事情。因為食品添加物品項眾多,檢驗通常都是已知的品項,但事實上有很多都是未知、也可能查驗不出來的。」
謝昌衛分享,某次稽核遇到肉鬆廠商,肉鬆需添加很多味道,他們最後倒入一包不知名的東西,於是他問:「這一包是什麼?」廠商回說「老師,這不能告訴你,這是我的祖傳秘方,裡面彙集了數百種中藥材。」事實上,裡面可能有很多不合法的添加物。謝昌衛補充:「並不是說合法的添加物一定味道不好,但如果廠商用投機取巧的方式去創造出特別的味道,因此大家要多注意,萬一吃到食品有特別好吃。或是不一樣的味道,可能就要擔心一下了。」
從食品標示 體悟加工食品的極致美學
常令人疑惑的是,架上琳瑯滿目的食品,包羅萬象的產品,食品標示上有著各種看不懂的添加物,不禁讓人心生疑慮:「這些食品真的健康嗎?」
「的確,看懂商品上的標示不容易,我也無法將所有東西都記起來。」謝昌衛認為,每個人的專業不同,若只看標示就知道東西的好壞,可能把食品加工業者看得太簡單了,認為只要有標示,就可以仿製成一樣的東西,代表這個東西沒有Know-How。
他提到,在食品科學上談的「柵欄效應」(Hurdle Effect),意思是如果添加物必須要達到防腐的效果,若只能加一種,他勢必量要加很大;一個產品加上多種不同添加物可讓他們產生相乘效果,而不僅只是單一添加物作用的累加。舉例來說,甜味劑有很多種,只用一種會感到死甜,如果加了好幾種,舌頭敏感的人就可察覺到前甜、後甜,這就好比香水一樣,可呈現出階段性的味道。謝昌衛用武功來形容,「如果一掌就可制伏對方,為什麼還要有降龍十八掌?因為這是一個系列組合,最終就能呈現出武功的極致美學。」
因此,食品配方也是同樣道理,「不需要迷信加很少就很厲害,反之,許多產品中有很多配方添加是沒有意義的。如果能真的了解配方組成,而配方符合食品科學,其實不需要太過排斥。」謝昌衛說。
發揮鳳梨釋迦特性 研發無酒精氣泡飲
食品科學可讓食材更加多樣化,跳脫只是「某種食材」的設限。幾年前因應中國暫停輸入臺灣鳳梨釋迦,謝昌衛團隊與農糧署合作,協助將鳳梨釋迦開發成不同的加工產品拓展商機。「我很幸運有這樣的研發機會,因為鳳梨釋迦彷彿就像落入凡間的精靈,它屬於高單價的水果,過去有百分之九十都是外銷,很少有機會再製成加工品......」
有關開發過程遭遇到的困難,他說像是柑橘類或是鳳梨,很多手搖飲業者會拿來用,而且可做多種加工產品,但過去鳳梨釋迦沒有什麼機會拿來加工,因此缺乏加工參數;其次是缺乏目標客群,當產品要銷售到市場前,一定會先思考這要給誰吃?如果找不到願意品嘗的顧客,業者就不敢貿然投入加工。
因此團隊花很多時間研究加工參數,也發現鳳梨釋迦有很多生物活性,加熱會產生苦味,因此做成冰淇淋或奶昔更適合,但是做成果汁就不適合。團隊發揮創意巧思,充分利用鳳梨釋的特色研發出有啤酒風味的「鳳梨釋迦氣泡飲」,以鳳梨釋迦天生的苦味取代進口的啤酒花,因而喝起來帶有啤酒風味及氣泡口感的「無醉釋放」。
謝昌衛說,法規上,如果把鳳梨釋迦以「水果」形式直接運到日本,必須要面對防疫檢驗問題,所以外銷不易;但若將它冷凍,則可以被視為「食品」而出口到很多國家,而且不用添加物,透過解凍後,產品會有很像冰淇淋的口感。
加工不只是食品 善用食材特性拓展無限可能
很多水果,屬於藥食兩用的東西,除了拿來做成食品外,也可以製成化妝品,不論內服外用對人體皆有幫助。謝昌衛舉例,從木瓜中萃取的多醣具有良好生物活性,研究團隊發現這些物質具有特殊保濕效果,甚至比傳統的植物多醣效果都來得好,並可延緩老化,「老化雖是自然現象,但如果平常在外面沒有防曬,更容易讓皮膚產生皺紋脫水,造成老化現象,膠原蛋白也會慢慢流失。所以適當在皮膚補充一些類似植物多醣的成分增加濕度,許多人體臨床實驗都證實是有效果的!」
謝昌衛笑說,很多人對食品科學的誤解就是「你是不是就做罐頭跟泡麵?」他回:「不是喔!不管是做罐頭或泡麵,食品科學還是得要顧及生物化學、有機化學、食材化學、微生物學等科學基礎」他投身不同領域研究,最重要的還是要讓產品能行銷出去,所以不論任何形式的變形,只要讓食品產生更好價值,不論是製成化妝品、藥品,對他來說,都是希望讓食材本身的好成分,可以用不同的形式,吸引更多消費者來使用。
謝昌衛提醒,大家都想追求健康,但不要只把日常飲食分為「加工」和「未加工」兩類,最重要的不二法門,還是應該依據國健署每日飲食指南中去適當攝取六大類食物,均衡去吃各類食物,才能真正為健康加分!
《灃食‧客》issue11
慢食、流域收復、認識海廢等行動,為什麼可以減緩生態環境的破壞?加工食品真的是萬惡?純素馬卡龍結合在地物產、不傷害動物的全素髮廊,你嘗試過嗎?從消費選擇,決定你要的未來!快來看看本期《灃食‧客》的精彩內容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