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
談後疫情時代的糧食安全|張靜貞

面對環境改變,如何建立「減法」思維,避免糧食損耗與食物浪費?2022年灃食良食脈動系列講座,邀請台大農經系教授張靜貞分享世界正面臨的糧食問題,並建議民眾如何透過「有意識的消費」為環境永續付諸實踐,創造「雙重紅利」。



⬆️張靜貞|中央研究院經濟所研究員/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



一、為何要減少糧損與食物浪費?

事實上,世界上每天損失或浪費的可食用糧食數不勝數,大約14%的食物在到達零售店前就已被丟棄,儘管如此,世界上每天仍有千百萬人遭受飢餓,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至關重要。張靜貞表示,約在2013年,隨著人口不斷成長,聯合國開始注意到全球糧食可能有不足問題,到時候,每個人若要吃到足夠的營養,這些糧食要從哪裡來?

許多人對浪費糧食已習以為常:在市場過量採購食物,任由家中的果蔬變質,或是超量取餐。

這些習慣加劇自然資源壓力,也破壞了環境。浪費糧食時,同時也浪費生產過程付出的勞動力、投資和寶貴資源(如水、種子、飼料等),更不用說還有運輸和加工方面的投入。簡言之,浪費糧食會增加溫室氣體排放、加劇氣候變化。

張靜貞說,糧食浪費不只是在已開發國家或開發中國家,而是全世界隨處可見。開發中國家的糧損超過90%來自「生產端」食物損耗,已開發國家的糧損卻主要來自「消費端」的食物浪費。若無法再使用資源來生產更多的糧食給需要的人吃的話,那有什麼其他的替代方案?而全球存在這麼多糧食損耗與浪費,是不是應該要先努力做什麼來改變這個現象?



減少糧損與食物浪費獲全球重視

聯合國糧農組織(FAO),協助開發中國家和轉型國家實現農業、林業和漁業現代化和發展,確保人人獲得良好營養和糧食安全,讓人們能正常且有活力的生活。而聯合國糧農組織呼籲,要以最小及每個人都能負擔得起的成本來達到糧食安全的話,需要設法做到減少損失和浪費來維護未來世代的糧食安全。

聯合國設定了永續發展目標(SDG, 2015-2030),從2015年到2030前,零售端與消費者的人均全球糧食浪費減半,並降低生產端與供應鏈的糧食損失,包括收穫後損失。張靜貞表示,「糧食損失」有時是無法避免的,但減少「糧食浪費」絕對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。



二、減少食物浪費創造「雙重紅利」

第一個紅利: 提升糧食安全

​全球糧食供應鏈存在著風險。從短期來看:因為疫情加劇、勞力短缺及邊境管制、封港等瓶頸,俄烏戰爭連帶造成小麥、玉米、葵花油、肥料、天然氣等產能及出口下降,推升了通膨導致物價上升;而通膨升息,主要國家央行量化寬鬆後逐步緊縮,使得全球經濟成長下修。長期來看:極端氣候造成風險升高,伴隨新興國家人口與所得成長,使得糧食需求推升。

因此,在上述多重交疊情況下,非常需要「減法」思維來找到解決方案,也就是要利用土地、水、勞動、資本生產出足夠糧食的「加法」思維外,也要融入「減法」思維到整個供應鏈中(從農場到餐桌),透過技術跟每個供應鏈業者提升效率,達到永續生產與永續消費目標。

第二個紅利: 對抗氣候變遷​​​​

台灣在2021年,遭遇了五十年來最嚴重的旱災,很多農產品生產發生問題,這些都和氣候變遷有關。

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指出,全球糧損與食物浪費所產生的二氧化碳,占總溫室氣體排放量的8%;造成24%水資源與23%的土地浪費。2018年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(UNFCC)第24屆締約國大會(COP24)會議,主張零糧損與食物浪費來對抗氣候變遷,一直到2022年在埃及舉辦的COP27會議,依舊把討論焦點鎖定在這個問題上。

減少糧食損失及食物浪費的種種行動,張靜貞說是「現在不做,將來就要後悔」的無悔政策(No-regret Option),因此從現在起,每個人都可以開始行動,看看怎麼樣把食物浪費的可能性降到最低。​


三、如何付諸行動?

根據統計,台灣的損耗主要發生於消費端,2013年,台灣糧食損耗達368萬噸,其中 消費端損失236萬噸(佔64%),若用高90公分,容量155公斤桶子裝,平均每天可堆74座101大樓高, 全台每人每天平均浪費323公克(約一個國民便當)

行動(ACTION):優先順序-源頭減量做起

接觸過環保行動的朋友一定不陌生的「環保3R」,張靜貞表示,這3R都非常重要,但是先要有一個優先順序,並從源頭減量做起,也就是先預防糧損與食物浪費(REDUCE),再利用(REUSE),最後才是循環回收(RECYCLE)。

而在源頭減量上,張靜貞說明「食物銀行」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,主要從幫助弱勢出發,透過勸募即期的食品與物資,進行倉儲、分配並轉送給無法自力獲得足夠飲食資源的人,來協助解決剩食問題,之後才會做成動物或昆蟲的飼料或改良土壤的肥料,回收循環改變土地的再生能力,逼不得已,才會進入掩埋燃燒。

  • 聯合國「國際糧損與食物浪費宣傳日」:
    2019年第74屆聯合國大會將每年9月29日被定為「國際糧食損失與浪費問題宣傳日(IDAFLW)」,號召國家或地方主管部門、企業或個人優先採取行動,並推動創新,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,從而恢復重建更好且更有韌性的糧食體系。
  • 美國:從1996年起,已修訂「食物捐贈法」、「食物回收法」、「食物到期日的標示法」三個法案,且在2015年,美國農業部(USDA)與環保局(EPA)首度頒布國家降低糧損與食物浪費,目標在2030年減少一半的糧損與食物浪費。
  • 日本:2019年通過「減少食物損耗與浪費促進法」,明訂為全國運動,每年10月為降低糧損月;2000年制定「食品回收法」, 農林水產省及環境省共同主管,年產量100公噸以上者,須定期向其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報告產生量,年產量小於100公噸者,則由農林水產省負責調查統計。
  • IKEA:員工將廚餘扔進垃圾箱時,垃圾箱底部的秤重器就會在牆上的螢幕顯示被浪費掉的資源重量。透過記錄食物類型,將數據累計成模型,有助於了解並改善整體食物供需和流程控管。
  • 人工智慧:Winnow發明一部人工智慧機器,人們將廚餘倒入垃圾桶,其設備可掃描食物類型,如:番茄、薯條等,以及秤食物的重量,並記錄成報告。
  • 歐盟SODEXO: 2010年起Sodexo於8所美國大學實施「Stop Wasting Food」宣導。要求食堂員工紀錄哪些食物被丟棄與被丟棄的原因,進而研擬減少食物浪費的對策,宣導有意識地進食。
  • 澳洲與紐西蘭GLAD公司:透過各種社群媒體、電視台的合作,教育消費者如何正確保存與處理不同食材。

消費者如何做?「有意識地」進食

「架上的牛奶我要拿最後面的,因為可以放比較多天!」
「但,為什麼要喝比較多天?」

許多民眾在採購時,會習慣選擇陳列在後排的產品,認為越後排的越新鮮。張靜貞表示,在挑選食材時,要有意識的採購與進食,時刻提醒自己當下飲食行為影響之後生活,可以幫助減少食物浪費。

灃食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葉俊甫補充,糧食浪費是怎麼產生的?如果你不想買後天將要過期的食物,那它可能就會被丟棄,但以台灣的法規來看,它其實是賞味期限(在標示期限內,可以保持原本美味品質,超過該期限也能食用),如果在採購時,知道這兩天內會用完的食材,可以選購賞味期限內的食物;再來「量」的觀念也很重要,只拿自己能吃完的量,適量購買、儘早食用完畢為原則。

新鮮蔬果的儲存方式,也是減少食物浪費的好習慣。張靜貞分享,她觀察到許多年輕的朋友充分利用食材,像是將新鮮蔬果做成不同口味泡菜,透過創意料理,不但珍惜食物,也可獲得足夠營養;她說,未來推廣不應只侷限於糧食安全,還有營養安全也同樣重要,吃出平衡並吃進真正有益的食物,重視食物來源的安全性,都是未來關注的面向。

2022年4月19日立法院三讀通過《食農教育法》,將「珍惜食物、減少浪費」納入核心目標之一。張靜貞以1857年法國畫家米勒的作品《拾穗》為例,引導大家思考,以前農人將麥穗在田地中收穫後,還是將留在土地裡的麥粒拾起的意境,道出這就是早期減少浪費糧食的簡單行動;另外再以蘇東坡的一句詩「愛鼠常留飯,憐蛾不點燈」,分享在困境中找尋解決的方法,也期許學習古人智慧,好好珍惜糧食,為減少浪費做出努力。

參考資料|


不時・不食 永續飲食的N種方法

面對環境變遷,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蔬食飲食的重要,除了練習蔬食,也更懂得選擇自己想要的永續生活。本期《灃食・客》季刊,陪伴您從日常飲食出發,透過專家帶領讀者經歷一場味道飲食的療癒時光,藉此傳達對永續飲食的想法與價值觀,從意識與習慣上進行深度的改變,希望透過每個人的行動,一起打造美好的永續未來。

開始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