搶救剩食大作戰
聯合國農糧組織報告指出,全球每年約有三分之一、約14億噸食物遭到耗損或浪費;而根據環保署的統計,每日平均回收的廚餘約為 2,000 多公噸,其中更不乏無法做成菜餚的食材,還有賣相不好看的蔬果,這些浪費,都值得我們在重新思考,如何能夠讓剩食發揮更大的效能。
台灣有些人已經開始行動,讓剩食展現出更強大的力量,例如「國際適境生活永續發展協會」就把醜蔬果化身為美麗的和菓子;「格外農品」也善用醜蔬果製成果醬,並且分享採購食材的妙招;「食物銀行」長期推廣食物永續行動,學習在生活中實踐停止食物浪費的習慣;「Tasteme惜食 X 嘗鮮」則建立平台,讓剩食分享給需要的人,降低處理廚餘帶來的環境負擔。跟著《灃食・客》,一起展開「搶救剩食大作戰」吧!
醜蔬果化身美麗和菓子
國際適境生活永續發展協會,日本和菓子藝術授講師劉筠楷、邱雅雲
一期一會的四季五感六覺,你是否能把握住這些稍縱即逝的美好呢?灃食教育基金會舉辦2022良食脈動系列講座,邀請國際適境生活永續發展協會、日本和菓子藝術授講師劉筠楷與邱雅雲,透過簡單工具及雙手基礎技巧,學習體驗環境及五感,親手做出專屬自己的和菓子,感受從捏製間,二十四節氣如何為生活增添不同風味,也藉此引導民眾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落實自我的廚餘減量永續行動,在和菓子體驗手作過程中,加深彼此在永續生活的印象。
我們常聽到「不時不食」這句話,意思就是順應季節選食。而在日本和菓子文化中,我們也能發現相同概念。日本季節變化細緻,不只春夏秋冬,每季又可分為六等分,總共二十四分,稱之為二十四節氣。二十四節氣又可再細分為三等分,又稱七十二候。日本的和菓子強調呈現季節感,從選料中表現出四季風景,如繁花盛開的春天、蟬在樹上鳴叫的夏天、秋天轉黃的楓葉、白雪紛飛的冬天,而和菓子在四季分明的環境中製成,因此被稱為「吃的藝術」,小小的和菓子,在匠人的巧思間,能感受到季節轉變、反應境氛圍;和菓子,不僅僅是食物,也是五感藝術的極致展現。
外型可愛、吃起來內餡柔軟的和菓子,通常有紅豆、栗子等不同口味,國際適境生活永續發展協會帶領民眾將這些豆沙材料,循序漸進以基礎技巧,形塑出屬於自己的「柚子饅頭」,連葉片也能表現得栩栩如生。劉筠楷說,柚子產季約末在夏末初秋時節,「中秋節我們吃柚子,那中秋節後呢?這些柚子去了哪裡?」這次體驗製作的和菓子內餡,就是使用外觀不佳被淘汰或滯銷將被丟棄的柚子化身為和菓子餡料,一口咬下,隨即散發出濃郁新鮮的柚子香氣,咀嚼後驚覺連果肉都有,原來醜蔬果也能夠過巧思化身為美麗和菓子!
國際適境生活永續發展協會認為,永續環境教育的核心價值在於「採取行動」,所以每個人都是帶給未來改變的重要力量,也因此,在一次次的活動工作坊中,帶領民眾一起探索與討論有關「全循環零廢棄–廚餘減量」主題,透過環境認知、感官覺察、體驗參與及共創解方四個層次,在和菓子手作過程,引領民眾思考與規畫如何在生活中實踐自我承諾的永續行動。
劉筠楷希望參與夥伴在工作坊中,透過認識環境,自我覺察及動手實踐過程,讓體驗不只是體驗,而是深刻的與自我生活連結,讓永續發展的適境思維能成為日常的一部份,落實環境、社會與經濟的友善生活。
不美但健康的格外農品
格外農品共同創辦人 游子昂
大多數家庭負責採購食材的人,通常扮演影響全家營養健康的關鍵角色,因此,想要讓全家人能吃好又吃巧,通常得擁有正確的擇食觀念和選品知識。
許多消費者挑選蔬果時都是「外貌協會」,認為外型漂亮的蔬果比較營養美味,實際上則不然。「格外農品」共同創辦人游子昂表示,「蔬果在採收後通常會經過分級,約有10~15%的蔬果因為賣相不佳、規格不符等原因被挑出來,歸類為『格外品』,但這些『格外品』跟同一批耕作出來的農產品品質是一樣的。」
所謂「格外品」,指的是品質無虞、但不符合市場規格的農產品,常見的是體型過大或過小、賣相不佳、生產過剩造成產銷失衡的蔬果,像是體型過小的草莓、表皮長了黃斑的火龍果、中秋節過後的文旦,儘管較不被消費者喜愛,但營養美味絲毫不減,體型小、但過季的草莓事實上吃起來反而更香甜!
這些「格外品」,除了少數農友有能力將其加工再次販售,大多數農友只能將其低價出售,或是在農地製作成堆肥,而造成食物浪費。消費者較不青睞醜蔬果的消費行為,不僅造成農友損失,長遠來看,若大眾都只接受外表美觀、規格一致的蔬果,農友在耕作過程中就容易傾向使用較高劑量或高毒性的化學藥劑,藉此控制蔬果生長狀況,這樣無論是對土地環境或人體健康,都會造成負面影響。
因此,如果消費者可以捨棄成見購買「格外品」,不但可支持農友進行友善耕作,也能用行動成為農友最強後盾。建議民眾在採購食材時,不要對「格外品」有成見,也應該支持用「格外品」加工製成的果醬、果乾、茶包……等,不但可以提升辛苦農友收入,也學習尊重食物和孕育它們的土地。
全民食物逆轉「剩」
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秘書長 劉露霞
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(FAO)估計,2019年全球人口約6.8億人有營養不良問題,相當於每11個人當中,就有1個人無法獲得足夠營養。然而,全球每年卻有1/3食物在食品供應中被丟棄,這些被浪費的食物量,足以解決近30億人的飢餓問題。
「營養不良」是飲食資源豐沛與窘困地區家庭孩子的通病。生活寬裕的孩子,選擇多而挑食;經濟匱乏的家庭則需仰賴有限物資度日。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秘書長劉露霞分享如何有效分配、利用食物資源的方法。
1967年,美國開始發起食物銀行(Food Bank)概念的機構,伴隨剩食議題越來越受重視,全球各地陸續跟進,食物銀行組織慢慢遍及各地,甚至影響政府著手立法,例如法國就在2016年強制中大型超市捐出剩食,義大利也擬訂類似政策。
食物銀行將食物更有效地回收與分配,根據本身儲存空間、能力來調整服務方式。大致可以分成三種經營方式:
1.標準倉儲型:這是最主要的形式,用本身的倉庫收集、儲存進行分發。
2.現成食物發送:將食物直接從飯店、餐飲場所、餐廳等地用車輛發送給個案。
3.虛擬食物銀行:不經手處理,僅協助協調、聯絡,讓有需要的人直接至捐贈處領取。
目前台灣各地已有許多民間協會或中央主管單位推動的食物銀行,主要協助因家庭經濟因素無法負擔飲食費用,或者是偏遠地區物資較不豐裕的居民。而除了協助分配物資,也舉辦講座、活動,讓需要民眾了解更多飲食知識,學習如何攝取到均衡、營養的飲食。
「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」成立於2011年,是全球食物銀行聯盟GFN台灣唯一的認證會員機構,
2021年,為響應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,發起「全民食物逆轉剩計畫」,結合食物銀行、林業單位、農學市集、環保組織等跨領域單位,共同推廣珍惜食物、綠色餐飲的概念,期許深入日常生活的綠色消費,動員全台達到零廢棄,生生不息的循環生活型態,翻轉台灣。
雖然食物銀行減少食物浪費的理念立意良善,但要根本解決這種現象,還是需要消費者在生活中培養良好的習慣。消費時,可以依據用餐人數與家中冰箱的容量狀況來決定購買多少食材;回到家時,可依據一餐的食用量以小容器分裝;烹調前,可確認用餐人數後再下廚;發現有即期的食品時,如食品狀況尚稱良好先別丟棄,可轉贈食物銀行或有需要的人。透過建立良好習慣,減少食物浪費,才不白費食物生產時,所花費的土地、水資源等珍貴資源,讓食物能發揮最好的效用。
讓惜食變成一件簡單又吸引人的事
Tasteme惜食 X 嘗鮮創辦人 葉柏軍
店家將沒有賣出去的麵包丟棄,一般人也許會視為理所當然,但「Tasteme惜食 X 嘗鮮」創辦人葉柏軍看到這個情況,卻感受到食物不應浪費,或者,透過改變商業模式串接資源建立平台,讓食物分享給需要的人,降低處理廚餘帶來的環境負擔,達到店家、消費者與環境三贏的局面。
「Tasteme惜食 X 嘗鮮」APP是從共享經濟出發,解決食物(實物)浪費的惜食共享平台,以及時媒合方式透過「良食福袋」來降低時效性產品的耗損,讓店家減少剩食處理成本;消費者透過APP取得閒置食物資訊,並以優惠價格購買商品,建立起「良食循環經濟」,從2021年四月上線至今已有8萬會員及500多間店家加入。
葉柏軍表示,剩食這個字眼聽久了會覺得害怕,加上過去沒有人嘗試過「Tasteme惜食 X 嘗鮮」平台在做的事,因為比較少人理解就容易產生排斥感。於是,他轉換觀念,傳遞「剩食」也是可以再次被使用的「良食」,將品牌名稱取為「Tasteme」,從食品角度傳達「我是好的,可以來嘗試我」。
葉柏軍觀察到,大家關注的是如何省錢,假如生活都過不下去了,沒有餘力管到環保,因此「Tasteme惜食 X 嘗鮮」讓消費者先省錢,以「良食福袋」方式吸引大家一起加入行動,不知不覺中也減少食物浪費,不但省錢又環保,惜食,其實是一件簡單又吸引人的事。
「Tasteme惜食 X 嘗鮮」不單單只是分享食物,除餐桌上沒吃完的餐點、還未進入到餐桌即因爲賣相不佳被丟棄的蔬果、以及加工過程這一整段食物供應鏈中,只要有可能會被浪費的都是他們的服務目標,透過媒合平台,讓這些被浪費掉的食物以較便宜的價格交到消費者手上,也減少業者損失。
「Tasteme惜食 X 嘗鮮」團隊在2021年獲頒德國iF社會影響力獎(Social Impact Prize),是歷年來首度由台灣團隊獲得,讓葉柏軍更篤定推動「良食循環經濟」的必要;他說,「珍惜食物」不僅是對的信念,共享閒置食物,也可達到永續消費和環境保護間的平衡效益,邀請大家一起來參與這項永續行動!
🎧 延伸聆聽:【Tasteme x 葉俊甫】你沒吃過的營養午餐
如何透過食育的推動來了解食物的本質進而永續選購 ?
不時・不食 永續飲食的N種方法
面對環境變遷,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蔬食飲食的重要,除了練習蔬食,也更懂得選擇自己想要的永續生活。本期《灃食・客》季刊,陪伴您從日常飲食出發,透過專家帶領讀者經歷一場味道飲食的療癒時光,藉此傳達對永續飲食的想法與價值觀,從意識與習慣上進行深度的改變,希望透過每個人的行動,一起打造美好的永續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