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
喜馬拉雅山下的辛香料王國

印度人基於種姓制度與宗教信仰,一直維持高比例的素食人口,堪稱全球之冠。種姓階層越高的族群,蔬食比例也越高,許多葷食者也往往會在特定節慶或日子裡,藉由吃素淨身。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之下,印度人很自然地接受蔬食是一種常態的生活風格,更逐漸演變為地位、富有及優雅的象徵。

然而,飲食與健康的關係,也向來是印度飲食文化的關切核心。古印度阿育吠陀醫學認為,生命的滋養來自於食物,每個人有不同的體質,必須透過不同的食物來達到身心的平衡,「辛香料」就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,也是談到印度飲食必須了解的靈魂元素。





辛香料文明古國

印度料理的典型特徵是使用多種香料。印度香料究竟有幾種?根據《印度美食史:盛宴與齋戒的國度》一書中提到,國際標準組纖 (ISO)登記的香料共有一九二種,其中五十二種是由印度香料委員會協助監督列冊。

有的理論認為,炎熱氣候的人民在千百年後演化出喜愛辛香料的品味,是因為辛香料含有強大的抗菌化學成分,可以殺死或抑制能使食物腐敗的細菌與黴菌。近年來也有研究顯示,香料具有強大的抗氧化效果,特別是薑黃,能減輕發炎、加強人體吸收穀類與鷹嘴豆中所含之蛋白質的能力。

如果從美食的觀點來看,香料可以增添菜餚的風味、口感與濃度,是個成本不高卻能提升食物風味、新鮮感的好方法。準備簡單的蔬菜料理時,可能會用兩三種香料,複雜一點的料理則會用上十幾種,甚至更多。

阿育吠陀的飲食哲學:好食物要有好調味料

《辛香料風味學》作者陳愛玲,移居來台多年,強烈的思念促使她重回東南亞尋找味道的根,當時才意識到,以為自己熟悉的辛香料其實很陌生,因而促成後來前往印度,向辛香料文明古國學習之行。

印度南部「喀拉拉」(Kerala)是阿育吠陀研究的大本營,在民間有非常多的阿育吠陀學院,但阿育吠陀究竟是什麼?陳愛玲說,吃香料吃了大半輩子,從來沒想過它和阿育吠陀有關係。到了印度後,發現阿育吠陀的核心就是「食療」,跟中國的本草學其實是一樣的。

阿育吠陀是印度自六千年前流傳下來的古典醫學,阿育吠陀的「阿育」指的是生命、壽命,「吠陀」的意思是學問、知識。阿育吠陀醫學所談的,就是從「人」出發,照顧自己的身與心維持飲食的營養與均衡,所以食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媒介。

要吃對的食物,就要吃原型食物,但原型食物也必須要用好的調味料去烹調、安撫與圓融,而每個人有分不同的體型與體質特徵,攝取的「味」也有所不同,各種體質的人透過攝取六味(酸、鹹、甘、澀、苦、辛)的比例,並依循季節均衡攝取這些食物,讓自身趨於平衡。所以香料不只能調味,在維持健康方面也備受重視,這樣的知識滲入印度人的日常生活,都是基於阿育吠陀的觀念。

 

印度一餐的組成

1.以「澱粉類」為重心

印度人的一頓飯以「澱粉類」為重心,米飯或穀類。穀物提供全國人民七成所攝取卡路里與蛋白質。在東北、南印等產「稻」的地區,「米飯」就是主食;而生產「小麥」的北部地區,通常會將小麥做成「餅」來吃。

2.豆類為靈魂食材

第二重要的飲食元素是「豆類」(豌豆、扁豆、豆莢類)。穀物加上豆類能提供維持人體健康所需的完整氨基酸。蔬菜、乳製品、香料、酸甜醬等,則可以補充維生素、礦物質、微量元素,也習慣在飯後來點白脫牛奶(Buttermilk)或優格來幫助消化。

3.一天吃兩餐

多數中產階級的印度人一天吃兩餐,另加上一到兩次小分量的餐點,包含午茶、晚間輕食。在偏鄉地區,人們主要會吃一頓豐盛的早餐或早一點的午餐,為一天的勞動做準備,晚上再吃簡便的晚餐,或許下午額外吃一此麵餅、點心。


4.每一頓飯包含六種味道

根據印度教古老的飲食觀念,每一頓飯都應該包含六種味道,且依照順序:甜、酸、鹹、辣、苦、澀。現今,大多只有在正式婚宴上的餐點才會品嚐到所有的味道,只是不會有特別苦的料理。不過通常一餐中還是會包含四到五種味道。

5.不會有特定的上菜順序

正常情況下,印度人的一餐不會有特定的上菜順序,所有的食物上桌的時間不會相差太多,除非是特定料理可能會晚一點上,並持續留在餐桌上。

6.以右手取食

傳統印度的進餐方式是以右手取食,將食物與飯或餅混合,加上調味料,依照喜好調整味道。而用手吃飯會運用所有感官享受食物,邊吃飯邊鍛鍊五感,是印度人視為基本的飲食方式。比較西化的印度家庭則會用刀叉進食。




讓每一種辛香料都有一個角色

陳愛玲說,每一個辛香料就像「人」一樣,都有自己的個性,所以在使用上就要先了解他們各自的角色。舉例來說,台灣飲食追求原食與原味,不能使用太多的香料來掩蓋食材的味道,可善用較為溫和的香料,例如「茴香籽」,一種一直在你身旁,卻不會讓你感受到的陪伴者;另外像是嫵媚又知性的女人「中國肉桂」,在菜餚裡她想要彰顯自己,但彰顯的方式又不像八角的「野」,而是內斂知性的,展現出一種「有我在,你就安心」忘卻後顧之憂的安心感。

跨越多個國家的陳愛玲分享,在香料範疇中,「辣椒」對她來說有不可抹滅的地位。辣椒除了調辛、增添辣感之外,也可以提升整體菜餚的風味,再來也有上色的效果,因為有這麼多的功能,所以被稱為辛香料之王。當然,「胡椒」也有這個功能,但是胡椒必須看地方使用,有時並不是全部的菜餚都適合加入。

「胡椒」也被稱為世界香料之王,現在我們大概可以用35塊就買到一瓶胡椒,但在航海時期,卻是歐洲人爭相搶奪的物產,是必須要鎖在保險箱中的珍寶。這樣的單方香料在東南亞地區非常昂貴,因為胡椒有分等級,依照不同的熟成階段,分為白、黑、綠、紅胡椒,通常綠、紅胡椒在西餐看到的機會較高,但西方人較偏愛黑胡椒香氣,東方人則較喜歡白胡椒的辣,而越南人在做月子時,會加比較多的胡椒來發汗,所以其實也有食療功能。

台灣辛香料的運用

陳愛玲說,台灣並不是沒有香料,只是過去許多香料都被隱藏在滷包裡,此外,台灣常使用的蔥薑蒜以及洋蔥、韭菜,也都算是辛香料,存在我們日常生活中。

香料有分不同的香氣呈現,有的是比較外向的「顯香」、隱藏在某一些香料下的「隱香」、以及聞得到但不一定吃得出來的「幽香」。多年來她發現,許多台灣人會強調「我要吃到」,沒有吃到就不覺得它存在。如果今天放了七八種香料,每一種香料都吃到,那是很可怕的一件事。

而有一些香料是「串」的,會在食物烹調過程裡串來串去,連結跟它屬性一樣的單方香料,就好像我跟你的個性一樣,我跟你聊天就感覺很愉快,會一直想要在你身邊,所以香料也有這種特性。串這個動作,你會感覺到香氣在舌尖上跑來跑去,吃起來味覺是豐富愉悅的,所以阿育吠陀提到「好的食物要有好的調味料」,好的調味料必須要你用心的去理解單方香料,並且你會做一個串連跟堆疊。



蔬食料理的辛香料

近年來蔬食族群越來越多,許多人為了健康開始嘗試蔬食,不過,蔬食者在調香增味的選擇上比較寂寞了一點,飲食上仍離不開加工品、瓶瓶罐罐的方便醬,或是通常會想到的就是紫蘇、芹菜、刺蔥。如果善用一些辛香料,可以發揮得空間就非常大,滿足味覺,讓身心達到平衡、愉悅。


阿魏:蔬食族的天然鮮味來源

阿魏有強烈的臭味、洋蔥味與蒜味,喜惡兩極。阿魏可以很有存在感,也同時能夠隱藏在中間層的鮮味,彌補缺少的天然增香功能,並且補充蛋白質與礦物質來源。台灣的印度料理多半都會加入阿魏,只是你可能吃不出來,不過阿魏被列為五辛,宗教素的朋友不能食用,但一般的蔬食者是沒問題的。

葫蘆巴:能屈能伸的蔬食大神

百變女郎葫蘆巴,單吃味道是苦澀的,但只要用火輕輕烘烤過就會變得柔和,與唾液接觸後又吃得出堅果味,中東國家常將她製作成葫蘆巴蛋糕,可是家家戶戶媽媽展現的好手藝。此外,葫蘆巴也可用來「改味」,當覺得根莖類食材土味重,就可運用葫蘆巴與胡蘿蔔一起煮,胡蘿蔔的草味就會消失。


檸檬葉:適合素食者增香

不慍不火,平易近人的檸檬葉,具有天然抗微生物及各種揮發性精油,可增加強烈的柑橘香,適合與蔬菜和根莖類一起熬煮或快炒,經過油脂催化後,會附著食物上增添香氣,令人胃口大開。許多東南亞島嶼國家常使用它來賦予食物清香撲鼻的味道,更被稱為泰國料理中的「四大天王」之一。

小豆蔻:與豆類最對味

賦予宜人果香氣味的「小荳蔻」,主要風味來自其果夾內的種子,隨著長時間燉煮、悶燒、沖泡、滷製會滲入蛋白質中。中東、印度國家大多以小豆蔻入菜,在東方飲食中可用於果醬、滷味或蔬食調香。在滷味時,除搭配醬油膏,或是常見的滷包香料外,也可以搭配小荳蔻讓料理更迷人,用來炒豆干也相當好下飯。



|延伸聆聽:

Foodie Goodie 夢想食驗室|辛香料研究院 陳愛玲





跨文化的永續饗宴


2012年開始Vegan的搜尋量首次超越Vegetarian,全球蔬食友善城市排名有哪些?上百種的韓國小菜,隱藏著什麼獨特的意涵?什麼樣的文化背景,造就了印度高比例的的蔬食人口?了解印度飲食文化必談的「辛香料」與飲食及健康的連結是?

開始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