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
HOJA飯丸:結合在地物產 玩出臺灣新滋味!

飲食如何與環境連結?跑遍臺灣各個角落規劃不同文化小旅行的魏兆廷,結合飯糰事業與地方物產,從實體店面到快閃,將四季變化與族群風土揉捏進一顆顆的飯糰中,邀請大家一起用味蕾來感受這片土地的美好。

圖片來源:HOJA飯丸、shutterstock


⬆️ HOJA 飯丸店主理人、臺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副理事長、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 共同創辦人


臺灣飲食文化 從物產及文化談起

「臺灣的飲食文化,與我們是一個物產豐饒的小島有關。」

時常舉辦文化小旅行,創辦HOJA 飯丸店的魏兆廷說,在臺灣這片土地上,溫帶、熱帶作物都種得出來,土壤肥沃,還有著世界上最複雜的土壤。在過去的年代中,島上累積起許多國際經驗,結合臺灣豐富物產,將曾在全世界吃過的各種「家鄉味」想方設法在臺灣復刻,而造就現在看到獨特的飲食文化。

他舉例說,在臺灣吃到的八大菜系,其實多了一些糖與醬油的味道,形成臺灣產製的獨特風味;而在臺灣吃到生魚片的厚度,也絕對跟日本在地不一樣;年輕人愛吃的泰式蝦醬空心菜,用了臺灣在地種植的空心菜,吃起來的口感也與泰國品種不同。

而所謂的「臺灣味」除了物產之外,還有文化。以泰式料理來說,臺灣的泰式風味主要來自滇緬孤軍、泰國移民或來臺灣工作的泰籍勞工等,因此,臺灣泰式風味來源擁有多元的文化底蘊,跟原本土生土長在泰國土地上的風味有些許不同。

此外,魏兆廷也觀察到,過去許多人的旅行經驗會帶著刻板印象,到了某個地方就一定要吃什麼。但現在有很多年輕人返鄉當青農,或開設文創店、咖啡店,這類的新創店家在臺灣遍地開花,也讓各地區的飲食文化漸漸豐富了起來。

對於臺灣米食的印象及情感

魏兆廷認為,「米」這件事,若依照佛法來說叫做「動執生疑」,也就是說要去動搖你原本的執著,一旦從小到大習以為常的事情被激盪,腦袋裡會產生許多的問號,那些問號才會促使你去思考如何好好吃飯,才有機會好好去認識這些從小到大習慣吃的米。

他坦言,從小受到嚴格家教,過去吃飯對他來說,就只是吃飯而已。直到2011年舉辦第一次小旅行後,他親臨稻米產區臺東池上,因此認識許多米達人,認識各種不同的農法,米種除了一般常吃的在來米之外,還有蓬萊米、糯米等,他笑說「這世界怎麼這麼複雜,不過就是種稻而已啊?以前就只是坐在桌上吃飯那麼單純,現在怎變得如此精彩?」

因為那次小旅行有機會遇到很多堅持種植的達人及料理人,對魏兆廷來說,當時在池上品嚐到的每一碗飯,都遠比在臺北好吃得多,頓時三觀被打破,也進一步讓他思索:「為什麼在臺北吃不到?」,「為什麼這件事情在臺北沒有人討論?」所以之後也蛻變出一連串的小旅行。

「自從2011年被激盪以後,我在家都很認真煮飯,所以我們家的飯都還滿好吃的。」他分享自己家裡使用都是自然農法種出來的米,孩子在家吃飯可以吃一碗,但外食時卻常常只吃兩口就開始出現玩食物的反應。直到有一次他帶孩子參加地方小旅行活動,品嚐到社區媽媽風味餐,孩子完全沒挑食,更不會拖拖拉拉,才發現孩子不是挑食,而是挑好不好吃,「所以在我們家的餐桌上,小孩是愛吃飯的,但某個程度上來說,其實,是愛吃我們家煮的飯。」


煮一鍋好飯 要訣在洗米!

談到推廣米食,魏兆廷認為日本做了一個示範,就是讓每間餐廳好好煮飯,如果每間餐廳都願意好好煮飯,那麼我們對飯的標準就是那樣,也自然不會出現小孩無聊到玩食物的行為發生,「所以我覺得推廣米最重要的事,就是把飯煮好!」

他認為,把飯煮好的要訣在「洗米」。「很多長輩說不要把米洗得太乾淨,會把營養洗光,但洗掉的其實就是澱粉,但基本上,現代人不會欠缺澱粉。」他建議把米洗乾淨減少雜質,米就可完整受熱,如此一來,不論使用一般電鍋或高級電子鍋,煮出來的飯基本上就有八十分。

再來,若想追求一百分,就要特別重視米、水比例。例如他在做飯糰時,為讓米的口感粒粒分明,他會將洗好的米瀝乾後,再加入百分之九十的水;但若是老中青三代家庭一起吃,他則建議米水比例為一比一,這樣一來,米的軟硬度就會剛剛好,「但前提是,洗米後的水,要瀝得夠乾才行!」。


連鎖飯糰店夢想 背後是要留下良田

魏兆廷曾選擇在臺北開實體飯糰店,而且只純賣不同口味的飯糰,他笑說,一開始起因是想做地方深度旅遊,於是他從2011年開始走進農村到現在,一路觀察著農村的改變。

他回憶起在一場地方創生論壇中,有位講者說:「現在的小旅行,充其量不過就是在把即將消失的東西,趁最後還沒消失之前拿來體驗,但它還是早晚會消失。」他非常認同講者所言,於是回頭看這十多年雖然小旅行盛行,但農村並沒有因此而改變樣貌,甚至越來越少人,農業行為也越來越少,農地上陸續出現大大小小的工廠,因此他認為,小旅行為農村帶來的改變,大概就是讓消費者去理解,那些東西曾出現在我們生活中,而要想盡辦法去珍惜它,「如果我們沒有人吃米,就不用種田,台灣的良田會拿去種光電、工廠、豪宅、農舍,而且,一旦種下去了,就不會再回去種米了......」。

魏兆廷分享,日本、韓國推廣米食時,常用平價的消費型產品,讓消費者大量使用,延續保存下農村活動。於是他突發奇想以餐飲方式著手,「一間飯糰店,假設一天可以賣兩百到四百顆飯糰,一間店一年就可以跟一甲地契作,如果是連鎖系統的商業模式,只要開一百家飯糰店,就可以保留下一百甲的農地!」

他說,一開始HOJA飯丸生意不錯,一整年下來,經歷了兩次疫情下的三級警戒,總用米量還有五千公斤,「所以你看我每天多認真洗米,五千公斤的米,三百六十五天,大概就是一甲有機地一次收穫的量!」不過他同時發覺到,越來越無法應付龐大的消費力,疫情解封後,餐飲業面臨大缺工,魏兆廷的連鎖店夢想彷彿撞到火車,在兩害相權取其輕下,他選擇讓更多的人認識米食,決定轉換以快閃形式繼續推廣。

從實體店到產區快閃 將飯糰融入當地物產

他談到,快閃店活動通常在大城市舉辦,但通常來邀請他的都不是城市,而是產區。他分享曾到花蓮富里快閃,雖然富里是米的產區,但當地居民少有機會接觸到結合在地物產形式的飯糰。富里目前常住人口大概不到三千人,他在富里第一天賣了一百五十顆,還有觀光客跟他說:「富里到處可看到稻田,但好像買不到飯糰。」他被點醒,其實產區很缺乏這類飯糰店,便燃起他在產區快閃的念頭。

2023年,魏兆廷除在產區進行快閃活動外,更延伸出了附加效應:就是跟地方媽媽比賽煮飯。他走進恆春、玉里、甲仙等地,透過煮飯,與地方媽媽分享切磋要如何好好煮飯,「還好結果沒有漏氣......」他笑說。有的家政班媽媽不服氣想要再次較勁,他順勢邀請他們前進都市再次PK,並發揮家鄉物產的特色,讓更多人透過活動認識不同的地方物產及米食文化。

HOJA飯丸也試圖將產品融入當地物產。在玉里快閃期間,因為活動直接在田邊舉辦,魏兆廷發現很多務農的人是吃素的,因而突發奇想,籌辦了一場「烤飯糰趴」,專門調配素的烤玉米醬來烤飯糰,所有食材也全部使用在地物產;而在苗栗的客家族群有特別的醃菜,當地家庭幾乎都會有醃製食材的習慣,於是他在苗栗南苗市場買了醃瓜,直接包在飯糰內,既美味又靠近在地飲食,也展現出了在地特產美味。


強化食農教育 每個人都是在地文化大使!

魏兆廷談到,現代人常出國看世界、交朋友,而交朋友與別人分享,就是我們成長的經驗。而在成長經驗裡,如果只有連鎖速食,沒有可分享的媽媽家鄉味,過程中就會產生失落感,影響自我認同,「而透過食農教育,我們可以簡單分享我們的在地文化,現在出國玩的人很多,因此臺灣兩千三百萬人在某種程度上,每個人都是在地文化大使!」

臺灣多元的米食文化用不同方式呈現米食,但有些家常美食隱藏在街口巷弄中,外送平台不一定點得到,因此魏兆廷鼓勵大家多多走出家門跟數位平台,品嚐更多元的在地料理。他提到,每個家庭一定有吃飯的習慣,平日如果繁忙,也許可以利用假日全家一起煮一頓飯,傳承家裡專屬的味道,也可以讓一家人坐下來好好吃飯,「其實年夜飯也是,我認為年菜不需要大魚大肉,或一定要買加熱即食品來呈現餐桌很有料,其實,一家人愛吃的出現在餐桌上,好好吃飯,才是最重要的事。」

《灃食・客》 issue12

談到永續飲食,一定會提到「吃在地」。然而,所謂的在地食材要怎麼吃、又為什麼吃?本期《灃食.客》,從發掘、認識、品嚐到購買食材的生活提案中,一起透過「吃」來拉近食物與土地的關係。

點我閱讀

分享這個貼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