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
趴利趴利台灣冰淇淋:品嚐對你、對動物、對地球都好的冰淇淋

夏天清涼爽口的冰淇淋,如何和永續環境扯上關係呢?「趴利趴利台灣冰淇淋」不只提供健康的冰品,還把冰淇淋和環境生態、在地文化結合,讓吃冰的快樂感和守護地球的滿足感結合。一起來聽這些發生在臺灣土地上的美味故事吧!

圖片來源:趴利趴利台灣冰淇淋、shutterstock


世界上知名的冰淇淋國家有義大利、法國、土耳其、日本等,那臺灣有沒有冰淇淋呢?於是乎, 吳書瑀2011年開始著手研究實驗,期許有一天能推出擁有臺灣飲食文化脈絡的冰淇淋。

食物設計師吳書瑀,從小就對環境生態充滿熱忱,工作範疇涵蓋有機農業、生態環境、飲食文化及生物多樣性等。2011年創立「1982 de glacée 法式冰淇淋」,專注食材本質研究,提倡美味、健康、環境是可以共存的。歷經10年的時光,2021年推出品牌「趴利趴利台灣冰淇淋」,希望從臺灣在地出發,談飲食文化、永續生態,藉由一台三輪餐車走遍臺灣每個角落,帶領大家以不同視角認識臺灣。

吳書瑀曾說,冰淇淋是幸福和歡樂的聯想,走到世界任何地方,用冰淇淋講永續故事都能被接受,「過去當環境志工時,我在路上攔人下來,跟他們說我們要重視環境、我們地球怎麼了,通常人家都快速走掉......」於是,她希望有沒有更輕鬆的方式,可以讓大家認識環境問題,而答案就是吃冰。

她談到,「叭噗」是臺灣許多人從小吃冰的記憶,尤其臺灣是以米食為主要糧食的國家,除了麵羹、熱炒、醬油常使用勾芡手法外,「叭噗」也使用勾芡方式製作。過去勾芡使用的是地瓜粉、太白粉等澱粉,但她不使用化學的乳化安定劑,改以稻米取代,而成為冰淇淋重要角色,使用自然農法的臺灣稻米,加上優質的在地農特產作物,融合臺灣飲食文化,製作出有濃厚臺灣味的冰淇淋,減糖、減脂同時也更吃進了健康。

在製冰之餘,吳書瑀勤跑農村調查生態永續故事和食材,試做各種口味配方。趴利趴利冰淇淋共有八種風味,蘊含八種不同議題。舉例來說,臺南官田過去因為使用農藥跟化肥,所以水雉在捕食水田裡的蟲後就會暴斃死亡,於是在官田有一群人開始使用友善種植法來種菱角,復育起水雉棲地。而根據統計,從1997年水雉僅存不到50隻,一直到2020年普查時已達上千隻,吳書瑀把菱角融合進冰淇淋製成「官田水雉焦糖菱角」,完美轉譯來自官田的永續農業場景。

位於新竹縣鹿寮的「自然谷」屬於低海拔環境,是臺灣唯一環境信託的森林,目前森林裡已有超過一百種以上的動物在此生活。為讓更多人知道這個環境信託案例,及認識臺灣有座低海拔森林,吳書瑀運用鹿寮的「海梨柑」融入冰淇淋;而石虎是食物鏈頂端生物,但當石虎消失,底下所有生態都會瓦解。因此,使用石虎標章食材,石虎可回到原本棲息地,也可減少農作物鼠害,來維持健全的生態鏈。

無論是守護水雉的官田菱角、環境信託森林的鹿寮海梨柑,還是善用生態系的石虎米,都能在吳書瑀的巧思中,化身為國宴級的臺式叭噗,「在完全沒有使用添加物的狀況下,食物本身是什麼味道,就會給我們什麼!」吳書瑀期許能用美好的吃冰的滋味,喚起人們心中深層的、對土地的愛與關懷,遇到她的冰淇淋餐車時,不妨選擇對每個人、動物、地球都好的食材,點上一客綠色冰淇淋,用美好的滋味擁抱大地吧!


《灃食‧客》 issue12

談到永續飲食,一定會提到「吃在地」。然而,所謂的在地食材要怎麼吃、又為什麼吃?本期《灃食.客》,從發掘、認識、品嚐到購買食材的生活提案中,一起透過「吃」來拉近食物與土地的關係。

點我閱讀

分享這個貼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