參與生態廚師計畫多年的張文騰,2022年初在彰化市定古蹟的木製建築中,開起了綠色餐廳「三時之聚」,他走出廚房進入產地,長期陪伴在地小農,透過選購食材支持農民,並將多元的友善食材融入餐點,讓消費者與食材產生連結,把友善飲⻝落實在⽣活中,營造善的循環。
圖片來源:三時之聚
⬆️ 三時之聚主廚|張文騰
飯店導入綠餐經驗 重視食材挑選
2022年,「三時之聚」一開幕,就獲得「第二屆綠色餐飲指南」年度最佳主廚的張文騰,在自立門戶開設「三時之聚」前,曾在五星級飯店工作過,當時受到綠色餐飲觀念洗禮,讓他體認到料理永續的重要價值。
他提到,過去在飯店服務時,一直推廣使用在地食材,只是在地食材該怎麼用才能達到所謂的永續?過程中會產生許多一些瓶頸與關卡,也發現很難全面去使用產量不足的在地小農食材。當時因為飯店老闆的前衛觀點,張文騰接觸到生態廚師計畫,讓他走出廚房認識在地小農,「那時候會鼓吹飯店加入綠色餐廳,其實是因為不希望中途放棄永續飲食這件事,當時思考的是,需要有約束力而加入生態廚師,這樣下去才會持久。」張文騰說。
綠色餐廳的六大宣言,例如優先採用有機友善食材、當地當令食材、減少添加物使用、提供蔬食餐點選項等規範,張文騰認為很多餐廳其實不難達到,因為它沒有規定一步到位,而是依照六大指標慢慢前進,自然就不會亂槍打鳥做。在執行過程中,會發現其實這些就是日常生活必須要做的事,只是將它運用在商業營運上。
「當然,要做這件事情,成本一定會受影響,也很花時間。」他提到,影響成本的程度,還是歸咎主廚怎麼去設計菜單,最後還是得回歸有沒有心要做,「尤其飯店真的很忙,採購這事通常廚師只願意用電腦輸入品項就好,不太會再花時間走入產地探索,就會開始產生斷層,覺得好像離永續飲食越來越遠。」
堅持使用小農友善食材 營造善的循環
為什麼走入產地重要呢?他提到,參與生態廚師計畫的廚師們,不只重視廚藝,更著重食材選擇,藉由支持友善環境農產品,保護臺灣土地。他分享自己時常開著一台貨車就出去採買,實際走入產地可直接看到農友辛苦耕耘的那一端,當下會有深厚感受並產生同理心,反思自己是不是還可以做得更多,進而讓他更持續做下去;此外,開放式的餐廳可以向消費者介紹食材故事、還有來自小農的堅持安全與營養價值,因此本身對食材要有一定了解,才知道如何善用食材特性來料理。
有一次他特別請生態廚師幫忙尋找與飯店有接觸的農友,令他印象深刻的,是目前陪伴最久,位於部落中的綠生農場。他提到,綠生農場可做到百分之九十五全循環的運作,不過也觀察到農友很會種菜,但卻常有賣不出去的困境。他舉例,農友會認為菜種的越大越好,可是種出來的菜卻不見得符合市場需求,因此位居在餐飲市場第一線的張文騰,進入農場開始跟農友溝通並調整品管方向,讓運作更順利、更符合市場需求,也為部落創造更多工作機會。
從高端轉為大眾 推廣綠色永續概念
協助飯店導入經驗,啟發張文騰對綠色餐飲的想像,成為後來「三時之聚」的養分。一直朝著生態永續運作推廣的張文騰,逐漸發覺目前做的事情,僅限在高端市場推廣,但要讓綠色永續概念擴散,是否可以再更大眾化?
正巧,他得知朋友有空間可讓他嘗試用自己的方式經營,他開始起心動念;而同時間,他得知父親罹患癌症,化療過程很多東西無法進食,或是吃下肚會有負擔不舒服的感受,於是他開始親自協助父親的飲食,以友善、有機的食材作調配,因為改變了飲食習慣,讓父親身體獲得改善。因此他決定跳出高端市場,善用友善有機食材向大眾推廣,也協助讓土地變得更好,這是他接下來想努力的方向,「三時之聚」因而誕生。
「三時」之聚的命名,在某個程度上來說,就是料理關係。他談到,人與人在料理關係的過程中,不外乎談的就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期待餐廳經營可以在時間流逝與永恆中找到平衡。當然,也有客人說三時是不是就是早上、中午、晚上?他說這樣解釋也可以,因為對他來說,早中晚也是料理關係,「我們並不是一直源源不絕的接待客人,有時候我們會『等』客人,希望每位客人來到這裡可以真正感受到環境,用餐的經驗覺得舒服,就會願意再來,這也是彼此料理關係的一部分。」
集結友善物產 創造消費者與土地的連結
三時之聚有許多蔬食菜色選項,並以有機、友善食材為基礎,將城鎮循環帶到餐桌上,溝通為什麼會使用這些食材,吃這道菜時,同時協助當地食材可以真正落實循環。餐廳菜單表達出張文騰走過這片土地所看到的東西,當中有來自不同農場的友善物產,會一一標明在菜單中,消費者如果喜歡,或者無法常來餐廳用餐,也可以直接和農場購買食材,創造消費者與土地的連結。
三時之聚的菜單「尋找友善這一盤」,集結不同農場產出的友善食材,創造輕食餐點,當中包含綠生農場以自然農法種植的當季生菜、優格、蔬菜粥、友善穀物麵包,以及張文騰自己研發的蜜漬胡蘿蔔開胃小菜,這道菜色深受女性及退休族群喜愛。
而「部落野菜這一鍋」這道料理,對張文騰來說有點「賭氣」意味。他提到,原本這家店是要開火鍋店的,但因為在古蹟中無法明火而被限制無法開幕,所以有很多當初餐廳留下來的火鍋器皿。他腦筋一動,想說「為什麼不能賣火鍋?我不要明火就好!」於是他使用麥飯石,也就是阿美族的石頭火鍋,賣起不使用火的火鍋;而「部落野菜這一鍋」,也是希望推廣友善物產,使用綠生農場自然農法耕作野菜,「農友在種植經濟作物時,不是每天都有收成,但當土地夠乾淨時,經濟作物下面會有許多野菜,因此我決定以火鍋形式讓消費者認識更多野菜,也讓大家知道蔬菜生長不需使用農藥,一樣擁有新鮮甘甜的滋味!」
校園服務埋下種子 傳遞生態觀念及生命態度
服務飯店期間,他開始接受生態廚師的指導,真正去認識臺灣永續意涵。張文騰坦言,起初認識許多農友、跑了很多物產發源地,但也在心中產生疑問:「這些地方我自己都在跑,來這些地方有什麼意義?」而讓他對生態廚師開始產生興趣,是在書中看到有「校園服務」這件事,當中嚴格規定,想要進入校園服務必須要是生態廚師,「當時我想走進校園服務,但因為不是生態廚師而無法成行,所以一看到生態廚師的招募我就馬上參加,就是這樣的機緣,讓我繼續走在綠餐永續的道路上。」
他談到,其實每一位生態廚師入校服務性質不太一樣,生態廚師進學校,並不是煮給孩子吃,而是帶領孩子認識食材,一起動手料理。而其中更大的使命,便是讓小朋友認識臺灣,拉著孩子走入生態產生環境意識,透過認識臺灣有大山、大海、河流、濕地各種地景樣貌,最後再來認識當地的文化跟物產,孩子就會知道,原來「吃」可以守護土地,也從中學習生態觀念跟生命態度。
張文騰從五星級餐廳,到自己開業,甚至走入校園從事飲食教育這件事,讓廚師這個行業呈現不同面向,而三時之聚時常談的「生態+生產+生活=永續」,以及他們提倡的「公益、教育、生意,還有你我的願意」,期待大家可以多關注永續友善理念,也許只是吃飯時,一念之間的選擇,可能就有機會協助讓環境更好。
「願我們好好吃飯、好好生活、好好工作、好好過好每一天。」
《灃食・客》 issue12
談到永續飲食,一定會提到「吃在地」。然而,所謂的在地食材要怎麼吃、又為什麼吃?本期《灃食.客》,從發掘、認識、品嚐到購買食材的生活提案中,一起透過「吃」來拉近食物與土地的關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