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識食品標籤,跟惜食的關聯是什麼?
為了健康與安全,許多人發現食品有效期限過期後就選擇直接丟棄,然而,食品有效期限真的確保了食品安全嗎?本期《灃食・客》邀請自學術界跨域到食物銀行的灃食智庫委員周志輝分享,如何在食品標籤、惜食理念和食物安全間做出選擇,達到平衡健康與環保的目標。
圖片來源:周志輝、Shutterstock
⬆️ 臺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理事長、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系榮譽特聘教授、灃食智庫委員 周志輝
「萬一發現食物過期了,為健康著想,是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不要吃丟掉?」
這樣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問題,不過,我們真的了解食物上標示日期的含義嗎?
原本在大學、碩士時期攻讀食品科學的周志輝,在美國念博士班過程中,開始對草藥產生興趣,於是轉換跑道念起生物學,後續也在實驗室中做了藥膳及各類研究。此外,他長年關注全球糧食不足議題,2024年,他走出校園,接下了臺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的理事長,將過往學術研究累積轉化成改變力量,試圖在食品研究路上找出避免糧食浪費的解方。
飲食迷思 多半因為對食物的恐慌
周志輝說,過去很多食品迷思在於不理解,好比農民曆上的食物相剋八成和海鮮有關,這是由於過去缺乏冷藏設備而導致食物容易腐敗的緣故。但隨著科技進步,其實很多觀念需要被調整,但也會發現有更細緻的問題亟待解決。
周志輝談到,飲食迷思大多是因大家對食物產生恐慌,但提到「食安」,「安」這個字他會以安心來看待,而不一定會聚焦在安全上,「網路上常謠傳某食物會導致癌症,很多都是在日常飲食容易看到的食物,但在我有生之年,是否會被證實?可能都不一定會有答案......」
他說,許多藉由食物導致的問題,很類似天擇論概念,像是古代有乳糜瀉問題的人,在沒有發現問題前,可能無法長大,更不會有下一代;但現今發現,遇到這問題時,其實可以用無麩質食物取代,解決了乳糜瀉的問題,但乳糜瀉並不會因此而消失,還是會一直存在。所以,哪些食物會導致癌症?若要從安全疑慮來討論的話,他認為不容易找到答案,但就他的個人觀點,真正需要注意的,全世界都一樣,就是「微生物」問題。
看懂食品標籤 了解有效期限和賞味期限意義
從媒體報導可以發現,人們常誤會食物有效期限一過就必須要丟掉,導致許多食物未開封就被直接丟棄,但其實要決定食品存放時間的長短,跟水的活性、溫度、光線、時間、空氣、微生物都息息相關。
周志輝談到,從浪費食物角度來看食物恐慌問題,食品背後的有效期限並非安全指標,而是品質指標,並無法保證真正安全效期,因為食物會隨著存放條件而影響保存時間。所以日本的賞味期限與臺灣所標示的有效期限,概念上不太相同,他期待臺灣也許可以參酌其他國家作法,讓臺灣的法規規定能在不影響人民健康,又不浪費糧食間,取得合適平衡點。
而依照目前「臺灣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」規定,市售包裝食品及食品原料的容器或包裝,要明確標出產品「有效日期」,產品只要過有效日期即無法販售,「但有效日期並非食物中毒或病源污染的警告標誌,很多時候只是用來判斷產品的新鮮度與否,未必一定與安全有關聯!」
周志輝說,以美國聯邦法規來看,除嬰兒配方奶粉有明確規之外,其實沒有所謂的有效日期標示,而且會由各個州制定做法。美國農業部(USDA)官網中也清楚表明,食物若在冷凍情形下,基本上不會有微生物生長疑慮,只要包裝做好,其實不會有什麼時候過期的問題。
他舉例,例如市面販售的岩鹽會標示有效日期,問題是來自喜馬拉雅山的岩鹽,在山上可能已存在超過一億年,但被人類挖下來後再加上了保存日期,然後超過這個日期就得把它丟掉?這看起來好像不是太合理,因此他認為,很多有效日期基本上是由於法規的規定,「食物過期還能不能吃?這個問題其實很有彈性,大家可以學習運用感官來協助判斷食物,到底還是正常可食或是已經變質。」
他認為,若儲存上都遵循包裝上所建議的指引,通常超過保存期限的食物,大多只會在品質口感上較為遜色,即使吃了剛過期的產品,仍不至於造成安全問題。相反來說,假使購買的是需要冷藏或冷凍的食品,消費者一些無意識的舉動,像是離開建議保存溫度太長時間而使產品解凍、存放期間反覆改變儲藏的環境條件,這樣的舉動,容易導致即使未過期食品也可能出現品質下降或變壞情形,建議購買食品後,應參照包裝上指示好好保存食物。
飢餓跟食物浪費 不一定有絕對的關係
過去環境部曾推估,臺灣平均每人一年浪費廚餘為96公斤,換算可以堆出5萬座臺北101,這些數據資料顯示,臺灣在食物資源上並不缺乏,但為什麼仍然有飢餓的問題?周志輝表示,飢餓問題如果歸納原因,大抵離不開天災、貧窮、政治衝突與戰爭,因此飢餓跟食物浪費不一定有絕對關係,「很多發展中或未開發國家,基本上飢餓跟食物浪費完全無關,因為根本沒得浪費。」
臺灣平均每人一年浪費廚餘96公斤,包括可以吃但沒吃掉的新鮮食物、剩菜、過期食物等,但如果討論到「剩菜」,他認為需要被清楚定義,「是指不能吃的東西、完全沒煮就直接丟棄、或是煮完連吃都沒吃的東西?」他提到,廚餘只要水分多,重量就會多,例如蔬菜水分高達90%,若是連果皮、果核都要計算,會拉高廚餘整體重量,因此若要跟其他國家比較的話,需從不同國家的飲食文化及食物類型來看,而非純粹用數字來看待。
跨足民間協會 從紙上談兵到實戰場地
周志輝從學術界跨足到食物銀行領域,接下了新任的臺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理事長,「最大差別就是從紙上談兵,讓你看見真正的實戰場地!」他提到,雖然過去主要從事保健食品研究,不過糧食議題一直是他個人興趣,過去二十多年來也默默關心這議題。
他坦言,因為過去看得比較廣泛,不太會從單獨個體層面思考解決糧食問題的方法,比如飢餓可能是由於戰爭與貧窮等個人無法解決的問題;但當他看到協會同仁及志工們無私付出和社會熱心支持,才感受到在社會某個角落,其實真的有這麼一群不追求名利,默默付出做這件事的人。
臺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的運作,並非第一線扮演社福團體去協助個人,而是退至第二順位,以組織對組織的聯繫方式進行。他們收集個人或企業捐贈的食物及物資,將勸募來的資源無償轉贈給全臺逾200多家合作的社福團體夥伴,讓他們能夠為受助者提供更好服務。此外,他們藉由飢餓計畫的議題,協助弱勢家庭兒童補充食物及營養知識等,讓孩童對飲食有基本認識。
不依賴有效期限 以研究找出健康與惜食的平衡點
周志輝坦言,從社會層面來看,要解決大宗食物浪費其實很難一步到位,但若有越多人討論這個議題,他相信會慢慢減少整體浪費。而食物最麻煩其實是分配與取得,但多出來的物資也未必能分配到需要人的手上,因此在社會層面上,這些物資若沒有食物銀行等機構協助分配,其實也只能丟到垃圾桶,因此社會是需要食物銀行這樣的角色。
談到未來想實現的夢想,他希望自己能夠透過學術研究,真正協助人類更多,並且把很多概念慢慢衍伸到社會實戰上,「若可以的話,我希望在保存期限上,大家能有更理智的討論。」舉例來說,臺灣從國外進口的生鮮食物很多都是冷凍的,從海關大批進口並訂好儲存日期,在量大又無法短時間銷售的情況下,其實很容易會面臨很快過期的問題。但他認為,有效日期只要透過研究實證,可以讓大家理解,在好的冷凍情況下,食物若保存三、四年,幾乎可以維持同樣品質,因此如果可以透過研究拉長有效期限,基本上就可以不用浪費掉這些食物,「甚至,有些食物可以發展到不用標期限。我未來的夢想,希望可以在這部分有更多貢獻!」
《灃食‧客》issue12
談到永續飲食,一定會提到「吃在地」。然而,所謂的在地食材要怎麼吃、又為什麼吃?本期《灃食.客》,從發掘、認識、品嚐到購買食材的生活提案中,一起透過「吃」來拉近食物與土地的關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