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
從家庭餐桌,實踐美好生活

這一天,林如萍帶著孩子逛市場,讓孩子選擇一樣想買的東西。


「我們一定要買一個東西。」


「什麼?」


「貓油。」


「貓油?嗯…你告訴我在哪裡?」


她定睛一看,孩子原來指的是「豬油」。


接著,她帶著孩子一起認識裡面的成分,告訴孩子貓和豬的寫法差別,眼看孩子越來越有興趣,她買了一本小百科,帶回家去慢慢學習……



⬆️臺灣師範大學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教授 林如萍

家的日常

談到從小對於味覺的記憶,臺師大幼家系教授、同時也是灃食教育基金會智庫委員的林如萍,馬上聯想到母親的一手好廚藝。她談到母親常會想盡各種方法控制費用,盡可能豐富餐桌上的餐點,「母親很會持家,以前吃紅燒肉還會被騙。因為肉可能只有三塊,但媽媽會放麵輪進去滷,讓小孩誤以為是肉。後來媽媽告訴我,要控制好家用,因為希望我們新年都可以有漂亮的新衣服穿。回頭想,這個說法確實給了我們希望……」正因為這些回憶,在成長的過程中,林如萍從未覺得家中飲食吃得不好,反而,一家大小每天都感受到,吃飯是一件愉快的事。

在南投長大的林如萍,分享一段有趣的兒時回憶:「從小生活環境,沿路上都是芒果樹,可以隨便摘採,我也會拿著棍子去打芒果!」由於生活周遭有很多好吃東西,因此食物對她來說不只是季節、生活,還有種看見母親的感覺,雖然吃的不是很豐富,但從不會覺得缺乏。所以,從孩子長大的生活經驗中,食物總是扮演著重要角色。

親子時光就像「珍珠項鍊」,每個年齡層由一顆顆的珍珠串起,很多美好記憶都與食物有關。林如萍生日正逢九月,剛好遇到中秋節,她笑說:「記憶中我的生日沒有蛋糕可以吃,都是吃月餅。但有一年中秋節,剛好遇到颱風天、沒有月餅買,所以母親做了一個蛋糕,吃生日蛋糕成為存留在我心中的難忘回憶!」

與孩子的晚餐計畫 

林如萍曾說,餐桌談教養其實沒有那麼深的學問,就是把日子過好而已,「也許每天或每週有一段時間能夠好好的吃,真心放在食物上,其實,這就是不錯的開始。」

許多學生會問她:「老師,你會自己做飯嗎?」她回答:「我星期一到五都會盡可能在家吃飯,就算是簡單做菜!」因為時間有限,就會在買菜時計劃好,食材的搭配就在腦海中,所以回到家的20分鐘左右,簡單料理就可以完成一頓晚餐。她說:「吃習慣家裡的食物後,就會非常不習慣吃外食。有時候出門在外,便當可能只吃幾口就吃不進去,學生笑我是仙女,但其實只是因為吃不習慣!」

林如萍笑稱,孩子小時,自己就像偽單親家庭,由於先生工作十分忙碌,因此她是家中照顧孩子的主力。不論工作再忙,她盡可能抓緊時間、腦中盤算著菜單,與孩子一起準備晚餐「每天接孩子下課後,就帶著他一起去買菜,一個禮拜買兩到三次菜。因為沒有辦法天天去,所以要事先規劃好菜色,這也是母親教導我的。」

首先,她會先和孩子溝通買什麼菜,例如「今天要吃咖哩,裡面需要什麼?」完成主菜料理後,再另外準備便當,加入一點不同的材料,也就完成不同口味的便當。「就這樣,想好三天的菜色,確保小孩帶了便當,菜色盡可能不會重複!」


和孩子一起買菜

林如萍說,孩子在喜歡認字的時期,有天在市場的架上,將「豬」油看成「貓」油,於是她也藉此機會帶著小孩認識裡面的成分,並告訴孩子「貓」和「豬」的寫法差別,也因為孩子有興趣,於是她買了一本小百科,讓孩子慢慢學習。


在一起買菜的過程中,她也會用「請孩子幫忙算錢」的方法,來取代用強制方式和孩子說「這個不行或這個不好」。林如萍談到,很多父母會覺得辛苦的事不要讓孩子知道,她認為,除了認識食物的經驗之外,孩子也是家庭共同成員,所以她會告訴孩子今天要買什麼、有多少錢,「當然,不能選太多東西,通常就是選一樣,我會很快先挑好要買的東西,剩下的讓孩子選,或是讓他加一樣買不買都沒關係的物品,讓他因為參與而開心,然後幫忙推推車,當孩子長大成人後,這些經驗對他來說都很寶貴!」

孩子上大學到國外交換學生時,因為過年時節在宿舍做了一桌年夜飯和室友一起慶祝,孩子喜歡上做菜,因為料理已變成愉快或紓壓的事情,「看到孩子在國外用有限的食材及簡陋工具動手做菜的畫面,我真的好感動!」林如萍欣慰地說。

親子同樂的場域:廚房

她認為,讓孩子參與做菜,並非一開始就著重在「教」,而是「同樂」,倘若父母不斷將重點放在「教」上面,孩子可能會不想學。與孩子同樂的方式有許多,在幼兒階段的孩子,對大小、顏色及數量都很有概念,所以她時常透過不同的遊戲,讓孩子比較食材的差別。舉例來說,將超商的DM拿給小孩,請他將水果或有「大」字的物品圈起來,就這樣度過一段時光。

廚房,是可以讓親子產生許多共同回憶的場域,所以在吃飯時,她不會讓孩子看電視,而會讓孩子依據年齡層嘗試做不同的事,從在廚房門口等吃的,後來逐漸進階幫忙洗菜、端菜、添飯,甚至是煎蛋、炒蛋等。

林如萍說,因為是小家庭,所以家裡常出現「One dish」的簡單料理,譬如在壽喜燒加入洋蔥、豆腐、青菜。此外,廚房也不一定是複雜的烹調情境,親子可以在廚房中想出一百種遊戲,她說「把所有在廚房中出現的瓶罐蓋蒐集好,請孩子配對轉瓶子,就可以是一種遊戲!」,父母願意和孩子一起在廚房同樂,是很重要的事情,包括現在推行的食農教育,她也希望老師不是只有教,而是可以邀請小孩來動手做、由體驗中學習。

美國家庭晚餐計畫

林如萍提到,美國有一個非營利組織提出「家庭晚餐計畫」(The Family Dinner Project),概念鎖定在食物、同樂與對話(Food,Fun,Conversation)上, 希望家人可以克服時間困難,一起好好吃飯,並鼓勵家長跟孩子一起製備與選擇食物,在餐桌上開啟一個有趣的話題,然後對話。

林如萍說,韓國一本探討教養的書《餐桌上的奇蹟》,敘述一個電視節目中邀請大企業的老闆,請他們訂出時間和家人一同吃飯。紀錄結果發現,全家人共進晚餐一個月後,對他們的家庭關係有所提升。重點不一定要自己煮,而是思考如何「共進晚餐」。

另外甘迺迪在受訪中也曾談到,有人問甘迺迪:他的父親如何訓練出那麼政治人物?他說,父親在餐桌上,會請每個人分享今天在學校發生的事,他從小一直聽、也被要求試著講,到他長大後,只要給一個題目,他就能侃侃而談。林如萍強調,「從故事中學習到的,不是要在餐桌上訓練孩子的口才,而是能夠發現,透過對話、分享,這些都能在餐桌上自然發生。」


「家庭晚餐計畫」網站內,每個禮拜都有提供計畫,建議家長可以根據節氣、孩子年齡等,給予相對應的互動。而在餐桌上的對話,可以跟孩子喜歡的流行文化有關,打開孩子的話匣子,將其興趣與食物做連結,讓家庭關係更加緊密。


和孩子一起動手做料理

林如萍分享,在教育部的計畫支持下,台灣師大和企業合作舉辦「職場家庭教育」活動,以食農教育為主題,期望引領家長透過家庭共學、認識在地食材,在親子動手做的食農教育體驗活動中促進親子互動,提升家庭和諧關係。

活動中,老師示範「四季炊飯」及「地瓜沙拉」作法,並邀請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。以當季食材製作炊飯,之後讓孩子將炊飯捏成各種不同形狀的飯糰,也可加入海苔、起司等食材變化口味;製作過程中也介紹當天使用的食材和營養價值,讓孩子不只DIY,也同時學習到更多的飲食相關知識。接著,在介紹完台灣常見的地瓜後,邀請孩子們獨立完成地瓜沙拉,並靠自己將蒸熟的地瓜壓成泥,完成後,再給他們甜筒和蘇打餅乾,讓他們自行擺飾。林如萍對其中一位小女孩印象深刻,「這個小女孩吃了兩份,雖然看似平凡,但這對她媽媽來說很驚訝,因為她從來不吃地瓜!」

課程活動尾聲,每組親子都拿到一份戚風蛋糕,再請孩子裝飾蛋糕,過程中也看見孩子展現的無限創意,成品更讓家長驚訝地發現,孩子的想法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好。林如萍說,有時家長應該承認孩子是「more than me」,他們比想像中更有創意與想法。正如同食農教育是一體兩面的,「有時孩子不是不吃,而是我們的方式他們不喜歡;孩子不是不會做,而是我們不相信他們做得到。」

最後,以「餐桌遊寶島」的賓果遊戲,搭配學習單帶領孩子重新檢視當天所學習到的事情,讓孩子從動手做、體驗開始,再來認識食物、選擇食物。她說,飲食、營養都是由「選擇食物」開始,上述活動把愉快經驗跟「食物、同樂與對話」結合,透過與企業合作,「職場家庭教育–假日學校」以親職教育融合食農教育。這個活動讓孩子玩得開心外,也帶給家長更多想像,家長也發現,要和孩子一起動手做料理,其實沒有這麼困難。

林如萍從這個例子出發,提供家長一些建議:

  • 善用各種場合與選擇:可以選擇星期天的早午餐邀請家人一起參與,以更健康、簡易的方法來執行,在過程中試著放慢步驟,讓孩子可以端出菜餚。
  • 掌握「新速實簡」概念:以課程的四季炊飯舉例,每一季可以放入不同食材,也可以用各種不同形式呈現炊飯,和「一鍋料理」相同的概念,讓料理滿足「創新」、「快速」、「實惠」、「簡單」四個元素。
  • 提高孩子飲食動機:運用巧思提高孩子的飲食學習動機,像是活動中利用甜筒、餅乾,做成炊飯甜筒、地瓜沙拉夾心餅,吸引孩子去嘗試平常不吃的食物。
  • 盡情讓孩子揮灑創意:活動中,有三個男孩共同以炊飯堆疊出一座「城堡」,他們父親看到瞠目結舌地問:「你們有按照活動提供的量嗎?」孩子們回答:「當然有,營養師說過是一人一碗!」上述例子可以發現,學校午餐為什麼要秤廚餘?原因可能是學校總是給太多?解決廚餘的方式不應是要小孩多吃一點,而是要教導孩子知道、吃適量就好。



過去,很多學校老師常以「KAP」(Knowledge知識、Attitude態度、Practice行為)的順序,先讓孩子學習知識、再教導孩子應該抱持什麼態度,然後,期待孩子能做出正確的行為,但「知道」營養知識、「同意」健康很重要,但卻不必然能於日常生活中實踐健康飲食的「行動」。因此,在現今的食農教育當中,也許要將「Practice行為(體驗)、Attitude態度、Knowledge知識」整合為「素養」,也就是透過「體驗」來探討與反思飲食相關議題,進一步將行動落實於生活中,食農教育、飲食教育的重點從來就不是「教導」知識。

教育無他,唯愛與榜樣

「孩子看著家長的背影學習,比家長實際教導的還要多。」林如萍希望飲食教育、食農教育可以由學校擴散到家庭,她鼓勵孩子在學校完成學習後,回家與家長分享,讓家長參與其中,「真的會得到效果!不用每一天都實施,但可以有無數個每一天。」這樣的互動不僅可培養孩子健康飲食觀念,也能加深家人間情感交流,讓飲食成為親子間的情感紐帶。 

如同日本的學校午餐會將食譜全部放上平台。當孩子回家分享自己喜歡今天的學校午餐後,家長就可以在平台上查詢菜色,而打開家庭對話的大門,讓親子關係更加親密和融洽。藉由家庭親子教育過程,塑造出一個健康快樂的家庭餐桌情境。


|延伸聆聽:灃食Podcast|


|參考資料|



好好吃飯,讓大自然決定今天的餐桌


別小看每天的三餐對生活的影響,如果有從容節奏和步調好好吃飯,讓身心靈都覺得舒服,我們不僅能好好地面對工作,也有更多精力和熱情面對工作以外的時間,以及對我們最重要的人事物。

開始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