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
容易混淆的澱粉家族

日常吃的主食大多屬全穀根莖類,絕大多數成分為澱粉。澱粉富含了大量「醣」類,即碳水化合物,是人體能量的重要來源。這些常見澱粉外觀差不多,但它們有什麼不同?用途又是什麼?

全文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




「米麩」跟「麵茶」是一樣的東西嗎?


米麩的解釋可分成兩種,一種是指米的結構。米的結構類似於小麥,剛採收的稻穀帶有稻殼,去除稻殼後可以得到糙米,糙米由外而內的結構可分為米糠層(bran)、胚芽(embryo)與胚乳(endosperm),去除米糠層,同時含有胚芽與胚乳的稱為胚芽米,僅剩胚乳的則稱為精白米。米麩,顧名思義為米的麩皮,其實就是指米糠層。米糠層含有豐富的維生素、礦物質與膳食纖維,因此包含了米糠層的糙米,才是食品營養專家推薦攝食的全穀類食材。

米麩的另一個解釋,則是米做成的飲品。製作方式將米經過焙炒或高溫膨發成米香後磨粉,稱為米麩粉,飲用時依據口味喜好加入花生粉、芝麻粉與糖等佐料,再以熱水沖泡而成。而「麵茶」是以麵粉做成的飲品,並以低筋麵粉居多,而在製備時則與米麩類似,也能放入佐料後沖泡而成。

米麩與麵茶的製作原理相似,都是經過乾炒或者膨發煮熟澱粉,由於米粉或麵粉是由澱粉組成,並含有蛋白質,再經過焙炒會產生梅納反應而讓顏色趨於黃褐色,並賦予米麩或麵茶香氣,此外,店家所加入的熱水大約為70-80˚C,已經達到澱粉糊化溫度,因此將拌炒好的麵茶粉加入熱水後,會讓澱粉糊化產生糊狀外觀,也讓麵茶具有濃稠口感。

米粉真的是米做的嗎?

傳統米粉一般是以在來米製成,後來開始有業者在米粉中添加其他澱粉或修飾澱粉,原本是為改善製作過程中易斷裂、烹煮後糊掉使湯汁混濁和口感不佳等問題,同時也讓每批產品維持穩定品質。只是,當成本較低的非米原料使用太多,甚至幾乎全部以其他澱粉或榖粉製作,卻沒有在包裝上標明清楚時,一般民眾難免會產生疑慮。

現在包裝米粉產品內容物是必須100%用米製成才能以純米粉、米粉當作品名,含米量為50%以上、另有添加其他食用澱粉或食用穀粉的只能標示為調合米粉。假使含米量未達50%的產品,品名則不得為純米粉、米粉或調合米粉,業者須自訂XX炊粉、XX水粉等與本質相符之名稱。

所以,可直接從包裝標示分辨出買到的米粉到底是不是純米製作的。要提醒的是,上述規範只限於完整包裝販售的相關產品,菜市場的散裝米粉和餐廳、商店、小吃攤等處賣的米粉皆不在此列。

民眾會把米粉當主食,目的是攝取澱粉獲得所需熱量,而不是當成主要蛋白質來源,因此,米粉的含米量高也好、低也好,只要標示確實、所添加的其他食用澱粉或穀粉合乎規範,都算是種可提供熱量的主食,其實不需太過擔心。

冬粉為什麼都煮不爛?想減重是否可用冬粉取代米飯?

早期冬粉多以綠豆澱粉加工製成,又稱綠豆冬粉(粉絲)。由於綠豆澱粉的直鏈澱粉比例算高,而直鏈澱粉分子間結合強度和安定性較好,加熱後也不像支鏈澱粉會糊化、產生黏性,所以造就冬粉耐煮、口感滑溜特性。後來,部份廠商除了綠豆澱粉外,會混合或改使用其他原料來製作冬粉,例如:馬鈴薯粉、樹薯粉、番薯粉等。建議大家在購買市售包裝冬粉時,仔細看一下標示成分就可知是用什麼粉做的。

與同樣一碗米飯相比,水煮綠豆冬粉的熱量和升糖指數(GI值)較低、膳食纖維含量較高,而且容易吸水膨脹,吃的當下有飽足感,對於想減重的人來說,當成主食或許是不錯選擇。但千萬要記得,冬粉畢竟是澱粉類食物,仍需控制攝取量,更別把冬粉加進火鍋、滷味等一起吃,當冬粉吸飽這類富含油脂、重度調味的醬汁後,熱量可能超乎預期。此外,為求營養均衡,也請同時選擇同時吃些蔬菜、蛋白質類食物會相對健康。

太白粉到底是什麼粉?跟地瓜粉、玉米粉有什麼不一樣呢?

台灣市面上常見的太白粉,是以馬鈴薯或樹薯為原料加工製成的粉。由於法規規定要求製造的「太白粉」產品須如實標示內容物成分,因此在購買時可直接從包裝標示分辨是馬鈴薯澱粉(potato starch)或樹薯澱粉(tapioca starch)。

地瓜粉和玉米粉,則是以番薯和玉米為原料再加工提煉澱粉所製成的粉,製造過程及營養價值其實和馬鈴薯粉、樹薯粉差不多,只是澱粉結構上有些差異。

澱粉可分為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,二者間的比例會決定粉的特性,包含黏性、吸水度、加熱糊化能力(即勾芡效果)等,進而影響粉的用途。例如,支鏈澱粉比例相當高的糯米粉可做出麻糬和湯圓外皮的軟黏口感,直鏈澱粉比例較高的綠豆粉則可做出涼粉和粉絲的滑順感。地瓜粉和玉米粉的支鏈澱粉比例皆高於直鏈澱粉,但又以地瓜粉更高一些。因此,地瓜粉常被習慣用來當成炸物的沾粉,或是做碗粿等台灣小吃,較少用來勾芡,而玉米粉常被拿來勾芡,或者做西式點心之用。



 

呷飽未!關於米食的那些事

在台灣,米食是傳統主食,
米不只能煮飯,還能做成各種加工製品,
米食文化更一路陪伴我們長大。
一起來看看,這些和米食有關的小故事!

開始​​閱​​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