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食族如何避免食物浪費? 不管是外食、自煮,食物浪費的問題總是充斥在日常生活中,只要學會一些小方法,你我都可以避免製造多餘的剩食與廚餘,減少資源的浪費。 自煮要防止食物浪費相對容易,只要適量選購食材,不要買太多,隨時注意冰箱食材管理,做到這兩點就能有效地防止食物浪費;但現在的上班族有超過7成是外食族,因此衛生福利部提出了「好食成三」的外食方法,點餐依據三個妙招,就可以有效降低浪費食物的問題。 點餐考量個人飲食量:顧名思義也... 農糧作物
剩食與廚餘的定義? 剩食跟廚餘有什麼不同呢?我們可以用「還能不能吃」這種簡單的方式來區分。「剩食」是指已過了賞味期限,但未過保存期限、賣相不佳、商家貼錯標籤或包裝出錯導致無法販賣但仍可食用的食材;而「廚餘」則為丟棄之生、熟食物及其殘渣,像是不可再食用的果皮等。兩者最大的不同點在於,「剩食」為仍然可食用,卻被人們丟棄的食物。 目前尚未有法律規範如何處理「剩食」,不過已有民間團體發起「惜食計畫」,例如推動食物銀行、將剩食... 農糧作物
為什麼產銷失衡容易造成食物浪費? 因為氣候、政策、人為…等因素造成的農作物供需不平衡,就稱為”產銷失衡”。雖然聽起來好像與自己無關,但這不僅是政府與農民的責任而已,身為消費者、食用者的你我才是最具影響力的重要關鍵。 其中購買當季在地食材、減少食物浪費,就是種避免產銷失衡的好方法!當季食材不僅有新鮮、價格實在的優點,更可以減少農作物滯銷、運送與囤積成本,同時還能預防價格崩盤的問題。平常逛市場的時候,可以多詢問店家了解每個季節盛產的蔬... 農糧作物
捕撈下雜魚的生態危機? 一般漁業裡非目標魚種的漁獲,被稱為「混獲」,又可稱為「下雜魚」。之所以會有下雜魚的問題,主要是漁民使用拖網漁法捕撈,拖網漁法在捕撈過程中,除了目標魚種之外,很容易捕撈到棲息在淺灘的魚種與底棲生物。 以蝦拖網為例,每補到1公斤的蝦,就可能會產生9公斤的下雜魚,因下雜魚種類混雜、賣相不佳,其經濟效益低於目標魚種,為此漁民常會以低價出售,用於製作魚露、魚漿、魚飼料等用途。因此,海洋資源也會因為過度捕撈提... 禽畜水產
2020灃食SUPER食育教師大賽 徵件起跑~ 大賽目的: 重視食育,已經成為新世紀的全球趨勢, 美國從1995年開始「食用校園計畫」在學校設立菜園、帶領學生種植作物; 日本在2005年訂定「食育基本法」,成為全球將食育明文立法的第一個國家; 而英國也於2013年起推動「學校膳食計畫」,教導學童如何辨別食材、吃對食物,甚至要學著下廚。 灃食教育基金會策動營養5餐計畫多年,積極推動校園健康飲食實踐,培養孩子重視飲食。 首度辦理「灃食SUPER食育... 過往活動 食育
農事體驗能讓孩子更惜食嗎? 全球每年浪費的食物量可以多養活30億人!生活在飲食多樣、充足環境中是非常幸福的,但在地球許多地方,有不少孩子是長期沒有足夠食物,每天餓著肚子。因此,學習惜食不挑食非常重要,若能從家庭教育著手,幫助孩子更了解食物、珍惜食物,家庭會是認識這個概念的最佳場域。 根據專家建議,父母陪伴孩子實際體驗農活是非常好的學習方式,透過認識、體驗耕種的過程,能讓孩子與食物產生更緊密的連結,並且更珍惜出現在餐桌上的每一... 農糧作物
家庭也能製造堆肥嗎? 堆肥是耕種時常使用的肥料,但使用前需要經過處理,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機物質,產生較容易吸收的小分子養分,讓植物可以更有效的吸收、利用;常見的材料有禽畜排泄物、含蟲卵的植物以及纖維豐富的樹葉等,只要經過微生物的發酵、分解,就可以成為好用的堆肥。 堆肥製造的過程會有許多微生物參與,提供適合的環境(如:充足的氧氣與水分),微生物會藉由分解原料產出的氮和碳提供自身生存的養分。在這個過程中,堆肥的溫度會升高至6... 農糧作物
什麼是友善農耕? 為使環境資源永續利用,近幾年來政府積極輔導農民進行「友善農耕」,透過保持水土資源、維護生態環境與生物多樣性、保護農業耕作環境的農法,及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學藥劑肥料、基因改造產品的耕作原則,達到與大自然共生的理念,例如:市面上的石虎米、藍鵲茶、老鷹紅豆、五二呷米…等,就是標榜著以友善農耕概念所種植出的農產品。 友善農耕政策聽起來與「有機」農業很類似,也許大家會好奇,平常所聽到的「有機」跟「友善」... 農糧作物
為什麼華人送禮以食品為主? 俗話說,送禮要送到心坎裡,送禮不只是一種表達心意的方式,更可以延伸成為強化與維繫人際關係、社會關係的習俗行為。而在華人的送禮文化,常會選擇食品作為贈禮,有什麼樣的緣由呢? 在華人世界,「民以食為天」是根深蒂固的傳統價值觀念,問候親友時往往也會說句:「吃飽了嗎?」與其他地區相比,華人文化對於飲食更為看重。同時華人社會重情意,但也較為含蓄客氣,通常送禮者不會直接詢問收禮者想要的禮物,而是由送禮者直接準... 農糧作物
「味道」與「風味」如何分辨? 人類對於「味道」的感覺,主要分別來自嗅覺與味覺,嗅覺是由鼻子內的嗅覺細胞感受氣味分子後,將訊號傳送至大腦進行辨別後所產生的感覺,人體能夠感受數千至萬種的不同氣味;味覺則是由舌頭上的味蕾感受味道,主要能感受酸、甜、苦、鹹、鮮這五種特徵。 雖然人類天生就具備能夠感受味道的細胞與組織,但對於氣味與味道的認知,則需要後天的學習才能建立,經由重複接觸相同的味道,建立屬於自己的氣味記憶資料庫,當未來又感受到相... 農糧作物
為什麼人對香菜的喜好不同? 肉羹上妝點的些許翠綠細末,蘿蔔排骨湯裡漂浮的幾小片綠色葉片,香菜這種植物具有獨特的香氣,也被人類食用了相當長的歷史,但對有些人來說是畫龍點睛的香氣,對另一些人來說,卻是避之唯恐不及的惡臭? 飲食文化是影響味道感受與喜好的因素之一。嗅覺與味覺是每個人先天具備的感官能力,且每人感受閾值不同。但每個人對於相同味道的感受與喜好,會因為飲食習慣而產生差異。例如台灣人普遍容易接受臭豆腐的臭味,並且認為那樣的臭... 農糧作物
閩客族群年節送禮文化差異? 雖然部分舊有習俗逐漸式微,但「新年」迄今仍然是民間最盛大的節日。台灣是個移民社會,隨著不同族群的移入,必然帶著當地的傳統與風俗,也因此台灣融合了許多不同地方的年節傳統。這次就要來介紹漢人中的兩大族群:「閩南」與「客家」的年節文化差異。 傳統客家人在年節期間有著送「豬肉」的文化,一般家庭過年約用上三、四十斤豬肉,大戶人家則能殺上一頭大豬,用來饋贈親戚、朋友,每一戶親戚要饋贈 2~3 斤豬肉,尤其是岳... 農糧作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