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嚐永續:在地古老的生活智慧 近年來,臺灣從事農事的人口逐年減少,許多人開始提倡鄉土味、草根性,藉由認識自己成長的這片土地種出的食材,品嚐在地好滋味,喚起人們對土地的疼惜;此外,在過去沒有冷凍設備的時代,為了儲存以延長食材的鮮度,也發展不同的食材保存方法,皆是先民敬天愛地、惜食的表現,也期望所有人甘苦與共的記憶,都能轉化成未來繼續進步的養分。。 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 麻芛 黃麻的嫩葉,當黃麻的梗皮做成麻布袋或麻繩... 季刊 蔬食季刊12
三時之聚:走出廚房,將生態融入餐點的五星美味 參與生態廚師計畫多年的張文騰,2022年初在彰化市定古蹟的木製建築中,開起了綠色餐廳「三時之聚」,他走出廚房進入產地,長期陪伴在地小農,透過選購食材支持農民,並將多元的友善食材融入餐點,讓消費者與食材產生連結,把友善飲⻝落實在⽣活中,營造善的循環。 圖片來源:三時之聚 ⬆️三時之聚主廚|張文騰 飯店導入綠餐經驗 重視食材挑選 2022年,「三時之聚」一開幕,就獲得「第二屆綠色餐飲指南」年度最佳主廚... 季刊 蔬食季刊12
HOJA飯丸:結合在地物產 玩出臺灣新滋味! 飲食如何與環境連結?跑遍臺灣各個角落規劃不同文化小旅行的魏兆廷,結合飯糰事業與地方物產,從實體店面到快閃,將四季變化與族群風土揉捏進一顆顆的飯糰中,邀請大家一起用味蕾來感受這片土地的美好。 圖片來源:HOJA飯丸、shutterstock ⬆️HOJA 飯丸店主理人、臺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副理事長、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 共同創辦人 臺灣飲食文化 從物產及文化談起 「臺灣的飲食文化,與... 季刊 蔬食季刊12
里仁:喚起土地與人友善循環 全臺最大有機通路,也是推動永續理念多年的社會企業「里仁事業股份有限公司」,以「從利他出發」的永續通路哲學,串連農友、廠商和消費者,一起支持有機產業發展、鼓勵本土生產與少加工少添加、倡導經濟與保育雙贏......,朝「臺灣成為有機島」的美好理想前進。 全篇圖片來源:里仁 ⬆️里仁商品開發經理 周瑜瑛 為田間動物留生機 期望臺灣成為有機島 「生態永續」這個概念近來逐漸獲得關注,成為眾人守護未來世代的普... 季刊 蔬食季刊12
山心餓意:享用美食的同時,就可以保護眼前的風景 「山心餓意」的主廚Wag探索臺灣,循著四季,運用環境友善食材創作料理,推廣生態飲食,讓餐桌與大自然和平共處。他以臺灣特有種臺灣野山羊做為精神指標,表達他對臺灣生態環境的滿腔熱血與期許,透過分享山林生態與料理故事,帶大家感受永續環境的味覺饗宴。 圖片來源: 山心餓意 「我有記憶以來就被台灣生態環境深深吸引」山海是伴遊Wag成長的夥伴,曾經的志向是成為生態學家或巡山員,卻意外的走進料理殿堂。88年次的... 季刊 蔬食季刊12
趴利趴利台灣冰淇淋:品嚐對你、對動物、對地球都好的冰淇淋 夏天清涼爽口的冰淇淋,如何和永續環境扯上關係呢?「趴利趴利台灣冰淇淋」不只提供健康的冰品,還把冰淇淋和環境生態、在地文化結合,讓吃冰的快樂感和守護地球的滿足感結合。一起來聽這些發生在臺灣土地上的美味故事吧! 圖片來源: 趴利趴利台灣冰淇淋 、shutterstock 世界上知名的冰淇淋國家有義大利、法國、土耳其、日本等,那臺灣有沒有冰淇淋呢?於是乎, 吳書瑀2011年開始著手研究實驗,期許有一天能... 季刊 蔬食季刊12
慈心基金會:不只是一杯茶!尋味有機 感受對永續的心意 憑著與生態共好環境友善的信念,慈心基金會在坪林展開淨源計畫,推廣有機種植。不懂茶的他們,慢慢從學習中了解茶,在每天辛苦製茶流程中,感受有機茶獨特魅力。他們還開了專屬製茶場,吸引有共同理念的青年投入,為茶山注入新創意,期盼未來,臺灣島成為有機島。 圖片來源: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(以下簡稱慈心)成立於1997年,2008年開始啟動「淨源計畫」,陪伴並輔導坪林茶農從慣行轉型為... 季刊 蔬食季刊12
周志輝:有效期限不是安全指標,而是品質指標 認識食品標籤,跟惜食的關聯是什麼? 為了健康與安全,許多人發現食品有效期限過期後就選擇直接丟棄,然而,食品有效期限真的確保了食品安全嗎?本期《灃食・客》邀請自學術界跨域到食物銀行的灃食智庫委員周志輝分享,如何在食品標籤、惜食理念和食物安全間做出選擇,達到平衡健康與環保的目標。 圖片來源:周志輝、 Shutterstock ⬆️臺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理事長、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系榮譽特聘教授、灃... 季刊 蔬食季刊12
謝昌衛:加工食品,萬惡的淵藪? 近年來,生機飲食盛行,追求健康自然的原型食物時,大家對加工食品的畏懼也日日加劇,對於添加物的不了解,加上時有食安相關新聞,讓全臺民眾恐慌與不安。不過,加工食品真的是萬惡的嗎?那為何還會有合法的添加物呢? 本期《灃食・客》由灃食智庫委員謝昌衛教授親自為大家破解疑慮,不只揭開添加物和食品加工的神秘面紗,還要帶大家看臺灣的農產品轉型研發,不但能吃能喝,還能作為呵護肌膚的保養品,一起打開食品世界的潘朵拉盒... 季刊 蔬食季刊11
永續書架:影音書籍推薦(11) 如果我們能從微生物「培養」出衣服、從活機體培養出家具以及具有樹皮外表的建築物,會是怎樣的光景?Biocouture是一間以生物基底材料設計的顧問公司,創辦人Suzanne Lee在聖馬丁學院作為服裝布料研究者,她分享生物製造領域中令人興奮的發展,並說明如何能協助我們把塑膠和水泥以永續、環保的替代方案來取代廢棄物。 生態學家Thomas Crowther說:「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存在以及復原地... 季刊 蔬食季刊11
郭麗津:融合傳統與創新的產地餐桌|臺東慢食節 一切追求快速和效率的現代社會,改變了我們的用餐習慣和對待食物的方式。 策畫臺東慢食節的郭麗津,將來自義大利的慢食運動帶入臺東,相對於大量連鎖、中央廚房的速食文化,以優質、純淨、公平的核心概念,保留臺東多元的料理文化。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什麼是慢食,慢食帶來什麼樣的的生活方式,而關於慢食這個理念,又是如何一步步在臺東成長茁壯的。 全篇圖片來源: 慢食臺東 Slow Food Taitung ⬆️ 臺東慢... 季刊 蔬食季刊11
黃柏鈞:「有機」是讓生態回來,看到臺灣最原始的樣子 從藍鵲茶、石虎米、山麻雀小米這些在地品牌到兼顧永續與獲利的B型企業,黃柏鈞整合出一條結合生態農業和棲地保育的新路徑,讓大家認識末端消費能影響上游農業環境的力量,流域收復不只是黃柏鈞和夥伴的計畫,更是作為消費者的我們能做出改變的行動。來看看我們能為山林中的動物和這片土地做出哪些友善行動吧! 圖片來源: Shutterstock ⬆️臺灣藍鵲茶、石虎米、山麻雀小米推動者 黃柏鈞 在大自然中,找到自己 ... 季刊 蔬食季刊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