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友善農耕? 為使環境資源永續利用,近幾年來政府積極輔導農民進行「友善農耕」,透過保持水土資源、維護生態環境與生物多樣性、保護農業耕作環境的農法,及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學藥劑肥料、基因改造產品的耕作原則,達到與大自然共生的理念,例如:市面上的石虎米、藍鵲茶、老鷹紅豆、五二呷米…等,就是標榜著以友善農耕概念所種植出的農產品。 友善農耕政策聽起來與「有機」農業很類似,也許大家會好奇,平常所聽到的「有機」跟「友善」... 農糧作物
為什麼華人送禮以食品為主? 俗話說,送禮要送到心坎裡,送禮不只是一種表達心意的方式,更可以延伸成為強化與維繫人際關係、社會關係的習俗行為。而在華人的送禮文化,常會選擇食品作為贈禮,有什麼樣的緣由呢? 在華人世界,「民以食為天」是根深蒂固的傳統價值觀念,問候親友時往往也會說句:「吃飽了嗎?」與其他地區相比,華人文化對於飲食更為看重。同時華人社會重情意,但也較為含蓄客氣,通常送禮者不會直接詢問收禮者想要的禮物,而是由送禮者直接準... 農糧作物
「味道」與「風味」如何分辨? 人類對於「味道」的感覺,主要分別來自嗅覺與味覺,嗅覺是由鼻子內的嗅覺細胞感受氣味分子後,將訊號傳送至大腦進行辨別後所產生的感覺,人體能夠感受數千至萬種的不同氣味;味覺則是由舌頭上的味蕾感受味道,主要能感受酸、甜、苦、鹹、鮮這五種特徵。 雖然人類天生就具備能夠感受味道的細胞與組織,但對於氣味與味道的認知,則需要後天的學習才能建立,經由重複接觸相同的味道,建立屬於自己的氣味記憶資料庫,當未來又感受到相... 農糧作物
為什麼人對香菜的喜好不同? 肉羹上妝點的些許翠綠細末,蘿蔔排骨湯裡漂浮的幾小片綠色葉片,香菜這種植物具有獨特的香氣,也被人類食用了相當長的歷史,但對有些人來說是畫龍點睛的香氣,對另一些人來說,卻是避之唯恐不及的惡臭? 飲食文化是影響味道感受與喜好的因素之一。嗅覺與味覺是每個人先天具備的感官能力,且每人感受閾值不同。但每個人對於相同味道的感受與喜好,會因為飲食習慣而產生差異。例如台灣人普遍容易接受臭豆腐的臭味,並且認為那樣的臭... 農糧作物
閩客族群年節送禮文化差異? 雖然部分舊有習俗逐漸式微,但「新年」迄今仍然是民間最盛大的節日。台灣是個移民社會,隨著不同族群的移入,必然帶著當地的傳統與風俗,也因此台灣融合了許多不同地方的年節傳統。這次就要來介紹漢人中的兩大族群:「閩南」與「客家」的年節文化差異。 傳統客家人在年節期間有著送「豬肉」的文化,一般家庭過年約用上三、四十斤豬肉,大戶人家則能殺上一頭大豬,用來饋贈親戚、朋友,每一戶親戚要饋贈 2~3 斤豬肉,尤其是岳... 農糧作物
台灣各地的傳統糕餅有哪些? 台灣傳統糕餅最初是閩粵二省移民的家鄉飲食習慣,現在的台灣糕餅經過百多年的發展,將閩粵傳統、日據時期文化,與台灣在地多元文化涵養、各地區農作物充分融合,發展出獨特樣貌傳統糕餅。 最具地區文化特色的傳統糕餅之一,是基隆的「摩訶」與「必桃」,兩者都具有祈願鬼魂早日投胎重生之意。清朝時期,基隆地區漳州人與泉州人彼此互相對立,在一次大規模械鬥造成百餘死傷後,兩方大老出面調解,共同將死者合葬祭祀,並以宗親取代... 農糧作物
飲食上有哪些送禮禁忌? 送禮是人類文明重要的形式,透過物質交換進行分配,維繫社會關係。這個過程有著「分享」的意味,也是良好人際互動的展現。由於送禮是種儀式,因此會有所謂的「守則」,各國依據文化禮俗不同,也會有一點「潛規則」。 以大家熟悉的華人送禮來說,在數量上,除「七」數外皆宜,但閩南語中的「四」與「死」同音,所以在台灣送禮時也會特別要忌「四」。喜事上宜送雙數,所謂好事成雙;喪事宜送單數,表示只此一回。 飲食文化上,華人... 農糧作物
人體哪些器官可以接受氣味? 如果要舉出一個「能夠感覺氣味的器官」,通常人們會直覺聯想到鼻子。不過,你有沒有發現,如果在進食的過程中把鼻子捏住,或著緊閉嘴巴咀嚼食物,雖然沒有以鼻子直接吸到食物的味道,卻同樣也能感覺到食物的香氣。 這是因為口腔中的舌頭表面與部分咽喉區域,佈滿著味蕾,味蕾能感受到酸、甜、苦、鹹、鮮這五種滋味特徵,讓食物吃起來有滋有味。不過,味蕾無法感受到氣味分子,因此口腔其實不能直接感受到氣味。人們在進食過程中之... 農糧作物
為什麼有的鳳梨酥含冬瓜餡? 外國人到台灣旅遊,一定會帶的伴手禮之一,肯定有「鳳梨酥」!但一直到近幾年土鳳梨酥的盛行,才讓許多人了解,原來有的鳳梨酥裡頭包的不是鳳梨,而是「冬瓜」。 台灣鳳梨罐頭產業在日治時代是全盛時期,當時的鳳梨普遍栽種的為外來種:「開英 2 號、3 號」品種,也就是現在說口感偏酸的「土鳳梨」,但後來罐頭產業逐漸移轉至東南亞其他地區,台灣的鳳梨便開始往鮮果市場方向發展,「台農」改良鳳梨應運而生。 到了 197... 農糧作物
糕點紋路有何意義? 享用傳統糕餅時,你可有注意到上頭多變的花紋,最為經典的莫過於喜餅上的龍鳳紋,這些可不只是裝飾,讓我們循著肚皮裡的餅屑,拼湊出古人的巧思。 糕餅上的圖案代表當時人民對生活的期望: 瓜果紋 以桃、石榴、佛手、荔枝、鳳梨、葫蘆等較為常見,象徵「豐收」、「多子多福」的意義。 彎錠紋 為古銀錠的外型,多見於糕仔印模上,是七月普度的常客,希望好兄弟能保佑賺大錢。 人物紋 一般以福祿壽三星及狀元衣錦還鄉的圖案居... 農糧作物
品嚐糕點要注意哪些事? 講到台灣的糕餅,鳳梨酥、鳳凰酥、蛋黃酥、綠豆椪,可說是祭神喜慶不可或缺的必備。作為送禮或是日常的點心,不但富含吉祥祝福的意義、更是美味。 糕餅的作工繁複,像是常見的台式糕餅,餅皮可分為三種,「蛋皮」、「油酥皮」與「糕皮」,不同的餅皮讓口感與層次更加豐富。隨著餅皮、餡料到烘培手法的不同,所產生的總熱量也有所差異,每顆糕餅從 200 大卡到600 大卡都有,有些類型的糕餅一份甚至就與正餐的熱量相當,因... 農糧作物
送禮如何看當地飲食文化特色? 送禮和收禮是一種常見的社會現象。人與人之間相互饋贈禮物,是人類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往內容。送禮往往是人際互動的重要一環,也能顯現出各國的文化差異。 台灣送禮文化深受漢人與日本殖民時期所影響,具體而言,過去通常以食物為主,例如:中秋贈答的月餅、歲末送年的雞、鴨、粿、魚、罐頭、糖、餅、臘腸、酒等傳統賀禮。爾後,逐漸擴大贈答品的種類,例如:最新流行的啤酒、葡萄酒、洋菓子,還有實用器物的玩具、陶瓷、皮夾... 農糧作物